7月27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正式公開對外發布,要求將信息化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加快釋放信息化發展的巨大潛能,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
在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里,供銷人可以看到什么?應該想到什么?除了大數據、物聯網建設、農業信息監測預警 、政務公開信息化、還有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構建繁榮健康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農村電商作為一種新形式呈現暴發的趨勢,特別是2014年11月19日李克強總理視察淘寶村后,已經為電商數次公開“站臺”,農村電商臺風勁吹。2015年春天以來,國家部委各項涉農電商政策紛紛出臺:
經典案例解析★
1.三只松鼠
安徽三只松鼠電子商務公司開發互聯網森林食品品牌,主要銷售堅果,成立僅1年網上營業額就達到3億;2014年“雙11”一天銷售1.02億元。
品牌標簽
第一個互聯網森林食品品牌,代表天然、新鮮以及非過度加工,主要銷售堅果。
品牌特點
1、時尚感:三只松鼠采用森林綠這個主色調,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讓大家眼前一亮。
2、品牌標志:當大家一談起三只松鼠的時候,第一反應可能不是他們做的產品,而是那三只沒完沒了賣萌的松鼠形象。可以說,三只松鼠是品牌營銷入腦入心的成功標志。
3、細節周到:例如,堅果的包裝根據不同口味,會有不同的設計包裝;針對不同品類的堅果送有不同的開殼工具,還贈送一系列輔助品,讓消費者覺得既有愛有溫暖。
發展啟示
1、市場要明確:細分市場,緊盯80后、90后群體;
2、服務緊隨其后:以精良的客服實現與客戶互動,“B2C”演化為“B2C2B”;
3、產業鏈控制:要把握好產品設計與營銷。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低,無法套用一般淘品牌的模式,所以三只松鼠采取了中庸之道,既沒有走從頭到尾的全產業鏈經營,也沒有單純的外包生產,而是把原材料供應外包,審驗達標后精選分級包裝,從而實現了輕裝上陣與產品質量控制的良好結合。
2.西域美農
落戶陜西武功的農產品電商企業——西域美農,主營新疆干果和西北特色農產品等,采用“原產地直銷+全網絡營銷+預售”模式,2014年“雙11”一天銷售額1500萬元。
商業模式
原產地直銷+全網絡營銷+預售。
發展歷程
從“不務正業開始”,2009年起步,2013年“雙11”銷售800萬,全年1.2億,2014年“雙11”一天1500萬。
主要特點
新疆土特產品直接采購網銷;全網絡營銷,天貓、京東、蘇寧、一號店等都有窗口;堅持原產地安全食品理念與品牌內涵建設;地方特產挖掘與預售制。
農產品電商從2009年開始進入高速增長期,隨之而來的是農產品的電商之路對市場品牌的新要求,于是,在傳統農產品品牌大規模網絡化之前,又出現了一個農產品淘品牌的美好時代。這就意味著,農產品電商還會出現一批異軍突起的新品牌,成就一批創業人士的新夢想,也會產生像當年“淘品牌”一樣的造富神話。但是,政策好,前景好,并不意味著農產品電商就一定好做。
想做好農業電商先想清楚這五個問題
1.賣什么?
農產品總體可以劃分為干貨和生鮮兩大類型。
干貨:像紅棗、雜糧、菌類、茶葉、核桃等,可以快捷地上網交易,與一般淘寶店賣的東西并無明顯差異,但缺陷是同類品種太多,容易陷入低價營銷的誤區,量上去,也不掙錢。
生鮮:像水果、蔬菜、生肉、禽蛋等,上網交易有三大致使難點:一是物流成本高,一上網反而貴了;二是損耗居高不下,不比賣了多少,要看爛了多少;三是標準控制很難,一批與一批的東西可能不一樣,客戶反映不好。
所以,干貨上網容易,生鮮不容易,傳統渠道可能更好。
2.怎么賣?
是搞批發還是搞零售?
B2B業務(企業對企業)目前依然是主力,也即批發型主導,2013年占電子商務80%的比例。主要平臺有阿里巴巴:市場份額為44.5%。其他大型平臺有:我的鋼鐵網、環球資源、慧聰網、中國制造網、環球市場、網盛生意寶,分別占10.6%、7.1%、3.6%、2.4%、1.7%、1.3%的份額。
B2C業務(網絡零售)增速雖然較快,但交易額只有B2B業務的1/4多,主要的平臺有:天貓商城(占50.1%份額)、京東(22.4%)、蘇寧易購(4.9%)、騰訊電商(3.1%)、亞馬遜中國(2.7%)、1號店(2.6%)、唯品會(2.3%)、當當網(1.4%)、國美在線(0.4%)、凡客誠品(0.2%)等。
所以,如果經營的是大路貨,而且量還非常大,最好還是搞網上批發的好。
3.在哪賣?
究竟上哪家平臺賣?
淘寶網,層次最低,門檻也最低,但魚龍混雜,以低價營銷為主,競爭十分激烈;但淘寶開辟了淘寶生態館,專門銷售區域優質特色農產品,有一定的門檻和規定,提倡自產自銷。
天貓商城,主要經營品牌的東西,門檻較高,要交押金,處罰也非常厲害,賣的東西較貴,但主要賣品牌,牌子不亮,上去了也不好賣。
阿里巴巴,中小企業專用平臺,也加強了農產品營銷。蘇寧易購,從原來的大型電器專場轉型而來,逐漸涉及生活用品及農產品,目前平臺開放,招商政策較為優惠,還配套在線下做展示。
一號店,由大名鼎鼎的外資沃爾瑪集團控股,專門做生活類產品,比較專業,平臺也開放,但條件較為嚴格。
總之,可量力而行,先開一兩個窗口,再循序漸進。
4.誰來賣?
是自己賣還是請人賣?
目前全國缺電子商務人才,總缺口在150萬人左右。
一:自己請人才,或者內部培養人才,專門負責營運。好處是自己人,用著放心,但從頭開始,比較慢。
二:直接請代運營公司,由專業團隊全面負責。好處是網絡營銷得心應手,缺陷是費用較高,而且有可能水土不服。
5.賣到什么程度?
是全部做網售,還是部分做網售?
怎么分配?如果不是專門的農業電子商務企業,在傳統渠道與網銷渠道的分配上一定要慎重,深入研究之后再做決策。精力足夠的話還是網上網下并行。
賣哪些東西?賣農產品要把優質的東西拿出來賣,如果包裝不好,品質不好,網上很快就砸鍋。
初涉農產品電商你的病和你的藥
1想得簡單了!覺得找一兩個人,拉個網線,開個網店,找點產品,就可以了。
其實完整的電商系統比較復雜,網上賣只是冰山一角,不僅有網頁設計、產品美工、營銷軟文、推廣運營等前端的東西,更有賣的東西由誰生產、準備賣的東西放在哪里、誰來包裝運送、客戶投訴怎么辦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要做農產品電商,建議先學習一點電商相關專業知識,接受一些專業培訓。
2賣不出東西!店開了很久,可能就幾單生意,甚至長時間零交易,大失所望。
網店要想辦法在大力宣傳的同時降低營銷成本。網站需要動用動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手段,全渠道營銷,見縫插針,利用好各種低成本的載體,尤其是微博、微信、QQ。有好的營銷,才能賣的出去。
3運營成本下不來!賣得不多,花銷不少,有營業額卻占用精力巨大,盈利無幾,甚至虧損,像雞肋一樣。
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是技能不足,運營效率太低:要下力氣提高運營水平,堅信人才的成本絕對不能省。
二是營銷費用太高:要想辦法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做主要營銷渠道,注重與顧客的互動過程,用心留住老客戶。
三是產品設計不好,同質惡性競爭,賠本賺吆喝:最根本的是產品問題,如果產品質量不好,市場定位錯誤,那花再多的精力可能也是徒勞。
誤區??!請繞行?。?!
誤區一
把電商看作一個獨立的產業形態,為電商而發展電商,與實體產業結合不緊密,最終成為無源之水。
對農產品而言,沒有安全優質的好東西,電商之路注定也走不遠。
誤區二
把電商看作一般的營銷手段,作為一個新的渠道來運作,忽視了與現有產業的融合,結果獨木難支。
如果始終堅信自己的產品最好,不肯聽顧客的意見來改進,這樣的任性沒有什么好結果。
新手秘笈?。?!
一是確定主打產品。在眾多的農產品中選出有代表性的特色產品,優先聚焦推出
二是營造良好氛圍。在宣傳上下功夫,講出好的故事,迅速傳播出去
三是以切實有力的具體措施來落實。如電商人才的選拔培養、農產品電商產業鏈條的構建、對電商數據進行分析倒推生產轉型等
四是要有長遠和階段性的目標。形成可執行的發展規劃,指導實踐發展
秘笈
從事農產品電商,不同層次,路徑亦應有所不同。實力小,應該借船出海,先上大的電商平臺,如淘寶、天貓、京東;實力中等,應該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開展全網營銷;實力強,還可以自建平臺,做產業鏈,成為小而美的垂直電商,但要一步一步來。
說給看到最后的你:電商前景光明,但門道也很深,做農產品電商,就要認識電商,用好電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魏延安(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