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土地確權,外出務工,自然實驗,墨西哥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土地的產權(property rights of land),包括所有權和經營權,是通過占有者的持續使用(continuous use)實現的。換言之,名義上的所有權或經營權須通過個人的實際使用加以確認和鞏固,否則只是張“空頭支票”。這一情況不僅發生在我們熟悉的中國諸多省份,也在拉美及非洲各國中屢見不鮮。
本文的四位作者綜合運用來自墨西哥的多方面和多級別(國家、地區和農戶級別)數據,重點分析了1996至2006年間該國的土地確權政策(Mexican land certification program)對于農戶勞動力遷移行為的影響。
作者們認為,雖然學術界歷來重視產權不穩定(insecure property rights)對于生產投資的負面影響,但是對于這種不穩定造成的勞動力配置扭曲卻探討不足。在墨西哥進行土地確權前,農戶們為了保有土地產權,不得不選擇將家庭中的部分勞動力滯留在自己的農地上。墨西哥政府自1993年開始推進了名為PROCEDE 的新政策,陸續為全國的農業社區(Ejidos)的農戶(Ejidatarios)頒發確權證書。截至2006年該政策完成時,超過360萬農戶獲得了土地確權證書。
對于單個農戶而言,會否在某年獲得土地確權證書是一個隨機的事件。因此,PROCEDE 本身可以視作一個農戶層面的自然實驗(a natural experiment at the household level),從而使得運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歸模型(OLS regression)來識別出證書的效用成為可能。作者們首先利用1997至2000年的面板數據,在控制了時間和個體效應(time and household effects)的基礎上,分析了超過25,000個農戶的勞動力配置情況。他們發現,獲取了確權證書的農戶家庭中有至少一位移民的可能性顯著地提高了28%。這意味著,有大約七萬的長期移民勞動者(migrant labor)是因為PROCEDE 的實施才選擇移民的。鑒于城鄉和國際間收入的巨大差異,這七萬余移民帶來的農戶收入提升也相當可觀。
在后續的實證部分中,四位作者進一步檢驗了PROCEDE 對于一個社區的人口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影響,細分了效用的區域差異,并利用安慰劑測試(placebo test)確認了在實證主體部分識別出來的土地確權效應。
本文以實證為主,分析透徹而全面,展示了多種經典的識別和驗證方法。其研究主題對于中國正在推進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也極具借鑒意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農經好文章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