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底中央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扶貧脫貧成為許多地區,尤其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大力開展扶貧、確保如期脫貧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項政治任務。如何精準施策、落實落細,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6000萬農村貧困人口早日解決溫飽奔小康、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如期實現?作為一名成長在農村、工作在基層、經歷過貧困的基層干部,認為應著力加強四方面問題。
一、建專業化隊伍科學扶貧。專業的扶貧工作隊伍是取得扶貧成效的基礎。當前,我國貧困戶和貧困人口主要以農村為主。農村扶貧隊伍主要是所在鄉鎮的政府干部以及扶貧工作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基層工作現狀,讓鄉鎮干部身兼數職,無法將精力全部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去,只能按部就班做些常規工作,如發放扶貧資金、物資、統計扶貧數據等,無力制定科學精準的扶貧規劃和措施。因此,建立一支專業的扶貧隊伍進行科學扶貧顯得尤為重要。隊伍應由具有豐富扶貧工作經驗的人員和熟悉村情、民情的本地鄉、村干部組成,利用扶貧政策、抓住扶貧紅利、著眼本地實情、針對致貧原因制定科學、適宜的扶貧方案,方案細化到每戶貧困家庭、每名貧困人口具體幫扶措施。以專業的扶貧隊伍為基礎,以科學可行的扶貧方案為依照,扶貧工作才能有序推進。
二、找精準化途徑造血脫貧?!白儭斞癁椤煅薄ⅰ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等口號在扶貧工作中傳播已久,但鄉鎮扶貧工作中,“給錢了事”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用農村的話來說,這是“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給錢給物不如給項目,扶貧工作是一項長遠工作,“給錢了事”只能解一時之困,無法幫助貧困家庭及人員真正脫貧,甚至還有可能會讓他們滋生依賴心理,降低脫貧動力。部分地區的扶貧工作通過給予大量資金、物資,讓貧困戶短期脫貧,一旦停止資金、物質輸入就立馬返貧。因此,扶貧工作不僅要給錢,更要進村入戶摸清貧困家庭及人員具體情況逐一找出精準的造血脫貧途徑:有勞動力難就業的指導就業、有農產品滯銷的助其打開銷路、有農、林、牧、副、漁等資源沒有充分開發利用的指導其發展合適的種植、養殖、餐飲產業等等。2014年之前,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貧困人口眾多,2014年年初花垣縣委組織扶貧工作隊指導貧困戶開展精準扶貧,利用村里環境優美、游客眾多的優勢指導貧困戶開農家樂,并且針對村里地域廣、草料足的情況指導貧困戶發展生豬、黃牛、山羊養殖,增強了136個貧困戶的產業“造血”功能,讓其有能力脫貧致富。
三、攜特色化資源引資去貧。農村貧困地區基本都處在偏遠山區,交通不暢、開發建設少,導致當地村民就業難、上學難、就醫難、本地資源利用率低。調查發現:大部分偏遠山區都擁有豐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資源、工藝,如礦產、竹木、水域、林地、刺繡工藝等。但當地村民受財力、能力、眼界所限,自己無法將這些特色資源開發利用,變成一項產業,同時,又由于信息閉塞,無法引進外資,造成資源閑置浪費。帶著地方特色資源找資金,進行產業化開發,不僅能讓當地特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還能為當地百姓增加就業機會。通過本地資源和外來資金的合理配置,促進當地百姓去貧致富。湖南省桃源縣茶庵鋪鎮素有“茶鄉、竹海、林都、金窩”的美譽,尤其是大葉茶和楠竹資源非常豐富。當地政府依靠兩大特色資源積極引進外資,轄區內先后建立了百尼茶庵茶葉有限公司、騰瓊野茶王茶業有限公司、忠友竹業等企業,讓當地百姓的茶葉、楠竹就近銷售,百姓在當地企業就近就業,許多貧困戶因此去貧致富。
四、用持續化幫扶遏制返貧?!柏毨А笔莻€動態的現象,是一個消除后可能又會再生的問題。脫貧脆弱、“辛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情況層出不窮。部分地區為貧困戶創業提供減稅、補貼等政策傾斜,貧困戶短期內自身實力不成熟,僅憑借政策優勢得以脫貧,一旦失去政策扶持,產業難以為繼,極易返貧。還有部分地區為貧困戶的資源找銷路、找項目來增收脫貧,但基礎未穩固、發展未上路就撤出,導致脫貧戶后續銷售難、項目運轉難。脫貧易,防止返貧難。這就要求我們的扶貧工作要堅持用持續化幫扶鞏固扶貧成果,防止返貧。堅持落實長期的扶貧規劃,避免“見好就收”,剛出成績就“論功行賞”升遷異地。為脫貧戶建立信息平臺,進行長期跟進,出現返貧苗頭及時遏制。對扶貧工作要實行長效考核機制,而不能只注重短期成績。
扶貧工作任重道遠。有專業的隊伍才能帶動扶貧工作科學開展,有精準的途徑才能讓貧困戶自身實現“造血”功能,有利用資源的目光才能讓貧困區發揮自身優勢,有長效的機制才能穩固成果防返貧。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省桃源縣縣委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