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實施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是商業性金融服務“三農”可持續模式的積極探索,有利于全面提升“三農”和縣域金融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三農”、服務好農業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然而,筆者在基層調查發現,“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其在改革試點中,也還存在著支持“三農”作用弱化、信貸激勵制約機制不完善、貸款審貸手續時間較長等問題。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加大信貸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三農金融事業部要準確定位,充分發揮支持“三農”的職能作用,加強與縣域經濟發展的對接,推進金融政策與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的銜接,合力支持縣域重點發展的現代農業、精準脫貧產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經營能力的貧困戶的發展,加大對其信貸投放力度,提高三農金融事業部貸存比,切實增強三農金融事業部對縣域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
(二)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的運行機制。一是建立剛性的縣域組織的資金原則用于縣域的比例及考核獎懲機制,推進政策落地生根;二是健全信貸激勵約束機制,適度下放貸款授信、審批權限,鼓勵引導三農金融事業部優化貸款流程,提高貸款審批發放效率,增加小額農戶貸款授信限額。三是設計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在信貸管理方面要體現管控防化信貸風險和“盡職免責”原則,最大限度地激發三農金融事業部拓展、優化客戶的積極性。
(三)優化三農金融事業部發展環境。一是上級行要加強調查研究,有效推進三農金融事業部的改革,對轄區三農金融事業部實行精準化、差異化的管理;二是地方黨委和政府,要支持三農金融事業部的改革,不斷優化縣域金融生態發展環境,要建立政府主導、人行推動、金融機構參與、部門聯動的建設機制,扎實推進縣域行政環境、經濟環境、司法環境等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
(作者單位:人民銀行河南省新野縣支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年05月13日 03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