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朱永華:撤縣設市未必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選項

[ 作者:朱永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31 錄入:19 ]

針對近期批復同意部分縣撤縣設市的情況,民政部相關司局負責同志27日對記者表示,有序撤縣設市是針對我國城市設置存在的突出問題,立足全局、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同時,撤縣設市要堅持積極穩妥、規范有序的總體要求,防止一哄而上、盲目設市。(5月28日 新華社)

在推動城市化建設進程中,如果一座縣城,人口數量膨脹到一定程度,經濟和各項發展達到一定的規模指標,甚至當這些數據已經超過市級以上地區發展值的時候,現有的縣級行政體制就與城市規模不相適應,會存在“小馬拉大車”的現象,這不僅會阻礙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也會讓城市的各項管理,國家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陷入被動局面,將這樣的縣城“撤縣設市”,既是順理成章,也是完善行政管理和適應“生產關系”發展的必須選擇。因此,強調有序撤縣設市,正如國家民政部負責人所表示的那樣,是黨中央國務院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城鎮化持續推進的新形勢下,針對我國城市設置存在的突出問題,立足全局、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然在具體實踐中,很多縣級城市熱衷“撤縣設市”出發點,往往并不是完全基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公共角度”,其中往往夾雜著“不當縣長當市長”的個人利益沖動,某些縣城,主政者為了能夠“撤縣設市”當市長,不惜“拔苗助長”,一方面盲目擴張建設“攤大餅”,一方面驅趕農民進城“被市民”,甚至采取數據造假“拉郎配”乃至“跑部前進”拉關系等手段也要擠進縣級市行列。

這不僅違背“撤縣設市”的初衷,更不利于地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小馬拉大車”有弊端,“大馬拉小車”則更是行政資源的巨大浪費。值得思考的是,不僅要求撤縣設市想當“市長”的縣長很多,而且這種愿望也已經呈現出公開化,據媒體公開報道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有超過200個縣“撤縣設市”材料已經上報國務院排隊審批,更有一些縣城則把“撤縣設市”作為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標。

平心而論,筆者并不贊成單純的追求“撤縣設市”,即便是人口和經濟發展達到撤縣設市的標準,筆者也認為在現有縣城基礎上設立“縣級市”也未必就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選項”。

反過來,筆者倒以為“并縣設市”更為符合長遠發展利益,將一些行政區域集中、地域發展水平懸殊,自然和各方面資源存在優勢互補的縣城“合并”組成一個市,走“集團化”綜合發展的思路,顯然比單獨撤縣設市的“擴權”更為務實可行。尤其是在現代通訊網絡和交通發達的現實面前,行政管理層次應當走少而精的路線。實際上,現行的行政區域設置基本都是沿用“民國”“清代”,“地球村”時代再沿用“交通靠走、通訊靠吼”時期的行政體系設置,且“公務人員”還成倍增加,其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盡管現代縣城人口和社會生態要比100多年前復雜太多,完善各方面管理確實需要占用比過去更多的行政資源,然更不能忽視現代交通和通訊技術提升的效率已經比100多年前產生了質的飛躍,在信息傳播實現同步,縣域交通分時可及的現實面前,縣鄉級行政機構是否還值得保留都很值得商榷。

筆者以為,在現代通訊網絡和道路交通非常發達便捷面前,行政區域劃分和公共管理架構更應當與時俱進,減少一級政府設置,將現有的國家、省、市、縣、鄉鎮五級政府管理中的“縣鄉鎮”合并,由省直管市,市直管到“縣鄉鎮”。實際上,隨著新農村和城市住宅小區的集中連片,基層縣鄉級政府的很多職能重復現象,不但浪費了行政資源,更折騰了群眾。如果說“撤縣設市”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并縣設市”不再保留“縣級政府”顯然更值得研究探索。

隨著現代通訊網絡和道路交通的日益便捷完善,在沿用“騎馬坐轎”時期的行政區域和管理架構,除了造成“官多”“機構多”和人浮于事之外,更會帶來行政成本的無謂增加和效率低下,而所謂的“縣級市”本身就顯得“不倫不類”。因此,選擇合適的區域“并縣設市”,精簡機構,顯得更為務實和高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齊魯網 2017-05-2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四区 | 一本久久综合久久久 | 亚洲自拍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视频亚洲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熟女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