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2017年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當前,扶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能否順利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關系到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完成,關系著我國逐漸邁入強國的進程進度,更關系著我國每一個居民的安居樂業。扶貧道路艱難且險阻,前期由于政策理解不到位、措施落實不到位、監督不到位、干部工作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讓扶貧工作停滯不前。當然也存在部分貧困戶扶不起,如智力扶不起、志氣扶不起、盲目扶貧、因殘無勞動能力無法扶貧、大病慢性病難以阻止返貧等原因。因此精準扶貧的概念的提出對扶貧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建立有內生動力、有活力,能夠讓貧困人口自己勞動致富的長效機制。
因此,我們要圍繞“六個精準”工作要求,緊盯脫貧成效精準,實行“摘帽不摘政策”的獎勵措施,設定脫貧退出時間表,建立完善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貧困戶退出機制。對扶貧對象進行動態管理,做到貧困戶有進有出,實現有序退出,防止“被脫貧”和“數字脫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大多數”。
扶貧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我們要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創新具有特色的扶貧工作新機制、新模式,下一番繡花功夫,為十九大的順利召開添磚加瓦。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高新區永興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