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沈陽市紀委按照中央關于在扶貧領域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要求,結合正風肅紀監督工作,根據線索對康平縣柳樹屯蒙古族滿族鄉黨委書記楊宇新套取扶貧資金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一個利用職權瘋狂攫取財政和扶貧專項資金500余萬元的“碩鼠”就此浮出水面。(1月4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風暴一直在持續,盡管那么多的“老虎”倒下,但還有前赴后繼的“腐蠅”仍在四處活躍,招人厭煩??灯娇h柳樹屯鄉黨委書記楊宇新被沈陽市紀委立案審查。脫貧攻堅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頭號工程,“念茲在茲,唯此為大”,黨中央要求各級黨員干部要扶真貧,真扶貧,要讓扶貧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各級扶貧人每天辛苦地奔走在扶貧第一線,對貧困戶噓寒問暖,獻計獻策,找資金、找項目、出點子、做群眾的思想動員、組織工作,帶領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駐村領導、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農業技術人員這些扶貧人為了扶貧工作,“5+2”“白+黑”、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沒有陪家人的時間,這些扶貧人的目標只有一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讓一個群眾掉隊”。扶貧領域的貪官就好比是扶貧人都在努力地往糧倉里填充過冬糧食,一只好吃懶做的“碩鼠”卻在悄悄偷走大家的勞動成果。當大家發現這只碩鼠時,會是什么樣結局呢?只能用一個字形容“慘”。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如果只為自己謀一己私利,不知道他會侵害多少人的合法利益,盡管中央出臺了這么多的干部監督管理條例,但仍有這么多碩鼠在危害社會,侵害群眾利益。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如此膽大,是因為有的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問責不到位。監管和問責僅停留在一紙文件上,落實力度不夠,若不是社會的有力監督,想必這些人又可以逍遙法外,我們國家正處于全面依法治國過渡階段,要讓全民知曉法律、遵從法律、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的黨員干部就必須帶頭遵紀守法,捍衛法律的尊嚴,而不是挑戰法律的權威。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遍”,對于扶貧領域的貪污腐敗現象,我們更是應該加大整治力度,一經發現,嚴肅問責,絕不姑息,讓大家都謹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起到“懲一儆百”的效果。
(作者地址:三臺縣新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