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精準扶貧要少做“賬面文章”

[ 作者:羊咩咩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02 錄入:吳玲香 ]

在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依然面臨著一系列短板: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發展滯后,人窮村也窮。這個時候,如果扶貧只顧栽些盆景,搞些面子上的事,作風漂浮,那就不能實現如期脫貧目標,就交不了賬。(4月1日 人民網)

這幾年脫貧攻堅行動,確實比前些年有了質了提升,尤其是在力量的攻堅方面,幾乎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第一書記,有聯系的幫扶單位、定點聯系黨員干部,而且,各級政府在財力的支持上,也是不遺余力,大量專項資金撒向農村,抓建設,強產業,搞發展,可謂是風風火火,近三年的脫貧人數均超過了1千萬。

不可否認,這幾年農村的產業發展是最明顯的,也成為了農民脫貧的重要途徑。因地制宜搞種養殖、搞電商、搞現代農業等等,遍地開花,助推農民增收。但也有個別地方,幫扶不準不實,用的勁不夠大,未用在關節點,反而在算賬方面下足了功夫,熱衷于搞紙面文章。

有的地方將貧困戶全納入低保,每年就有近三千元收入,再買點牛、羊、雞等給貧困戶喂養,年底賣了也能獲得幾百上千元收入,再算算貧困戶的糧食收入,基本上穩穩當當超過貧困線。表面上看,這一切似乎并沒有錯,但實際上卻讓有感覺不對勁,因為貧困戶以前怎么干,現在還是怎么干,自身并沒有增強“造血”功能,只是政府“輸血”更多了。如果政府取消低保,他們就會立馬返貧,如果政府不花錢買牲畜給他們喂養,他們又會少了一筆收入,但政府長期這樣“輸血”,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增加了不少負擔,也違背了扶貧的初衷。

既然是精準扶貧,就要立足于一個鄉、一個村,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從完善基礎設施開始,側重于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推動一個村整體發展,貧困戶從中受益。只有讓一個村掌握著一項長遠的“謀生”技能,貧困戶的增收才有長效保障,激發內生動力。

脫貧攻堅填表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填好農民心中這本賬,切實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脫貧了,而不單是靠在一些冷冰冰的數字上做文章。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市涪城區水務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性色精品一区 | 视频国产欧美视频 | 亚州精品自在线拍视频播放 | 在线日韩亚洲电影aⅴ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 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