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高于5元/斤能做成大產業
農產品要運輸,普通物流費用0.5元/斤,冷鏈物流費用1元/斤。
農產品包裝要0.1~1元/斤。
農產品銷售有電商模式、倉儲超市。發貨送貨要1元/件,農產品物流營銷成本不低于1元/斤。如果是傳統營銷模式產地→批發市場→菜市場→餐桌,損耗加營銷費用不低于1.5元/斤,菜市場很難買到低于1.5元/斤的農產品,倉儲超市很難買到低于1元/斤的農產品。
農產品生產成本各經營主體上下浮動不大于10%,小規模經營者不要租金,規模經營者有土地租金,在中國規模經營并不占有成本優勢。營銷費用占農產品的價值超過25%就會有更新的營銷模式、城市輻射區遠近優勢,所以低于5元/斤的農產品經營者作不成大產業。
貨架期長的農產品能做成大產業
農業生產資料與雇傭勞動力及營銷設施是一個連續的活動過程,季節性農產品就要臨時雇用臨時工,臨時建立營銷渠道,成本高組織不好農產品就會爛在生產場地或者滯銷。生產單一產品貨架期短要多種農產品組合維持全年的貨架期,養殖畜禽魚和種植業干果實能維持全年貨架期,鮮葉果類多品種經營必須離城市近,農產品避免低價值陷井的淘汰。
工廠化農業能做成大產業
工廠化生產效率高,原材料可全球采購成本低,工廠可就近消費點建設,運輸成本低,貨架期長,傳統生產模式如與工廠化農產品重疊,離開這個農產品是你不死的決竅。
有先進營銷模式的能做成大產業
沒有加工運輸倉儲超市、電商、門面的經營者生產再多的農產品也是等別人來收購,沒有雷鋒出現。而營銷是種養業2倍以上的利潤,即使經營者種養業發生行業性虧損,營銷也足以彌補。
優質品牌農產品能做成大產業
食品安全是第一位的,食品不安全別說利潤,坐牢都有可能,要用先進的除草方法,如除草膜覆蓋、深耕,加快作物的封行,農作物除了牧草不用農藥好像沒有什么作物不用農藥的,對于蟲害最高效的辦法養不怎么食綠色作物的鴨和不飛的訓化鳥類,還有生物制劑農藥,一定使用微毒農藥?;适雇寥腊褰Y,農產品口感降低,多使用發酵后的有機肥菌肥。農產品是用來吃的,不好吃很難銷,不養肉質不好的良種畜禽,不種口感不好的作物,產量靠科技來提高不能靠降低品質及“速長動物”來提高。
農業上游產業能做成大產業
種業、農機、農資、農業服務科技含量高、工廠化生產,現代管理體系。
股權越集中越好
洞庭湖里風浪多,艄公多了打翻船,股權分散多了七嘴入舌決策效率和生產效率低下意見難統一。農業成功的都是家庭經營、農業企業股權高度集中的經營組織,效率高管理清廉責任心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