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精準扶貧”成為了網絡的熱搜詞,大家都在高度關注扶貧給群眾帶來的變化。顯然,脫貧攻堅已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我們黨重中之重的一項艱巨任務。如何將扶貧工作做實做好,讓老百姓滿意,讓黨中央放心,是考驗各級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精準扶貧,意在精準。推進精準扶貧,就要挖其“貧源”, 揪其“貧根”,精準施策,助其“脫貧”。筆者認為,作為黨員干部在扶貧工作中,要樹信心、敢擔當、善謀劃,全面發力“精準扶貧”,為實現扶貧目標貢獻最大力量。
樹立必勝的信心至關重要。信心來源于黨員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只有樹立堅定的信心,才能持續推進扶貧工作。作為黨員干部要深入貧困戶開展調查研究,進行精確診斷,全面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找準扶貧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對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做到充分發揚基層民主,發動群眾參與,嚴格按照程序和標準,對貧困群眾進行精準識別,并實行動態管理。要了解農村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為開展扶貧工作堅定信心,蓄積力量。
敢于擔當是一種智慧和力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發展等不起、也決不允許再“等一等”,要在思想上更重視,真正把精準扶貧當成各級黨委政府、全體黨員干部的頭等大事,樹牢大局意識、整體意識、關聯意識,做到齊心協力、形成共識、頭腦清醒、共同推進;要在行動上抓落實,領導方法千萬條,率先垂范第一條,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說得生動不如真實行動,要把精準扶貧各項措施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群眾中、落實到最迫切需要的地方,真正把事做扎實、把問題解決好、讓群眾發展好;要在工作上見成效,做到“抓大而不放小”,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近期遠期相結合、顯績隱績“兩手抓”、干部群眾同發力,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善于謀劃是推進扶貧的關鍵。貧困的共同點都是生活困難、生存壓力大,但致貧原因多種多樣、貧困類型不一而足、貧困程度有輕有重。要在抓產業上出實招,努力培植發展適合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業,形成鎮有主導產業、村有骨干產業、戶有增收項目,構建近期增收有保障、遠期發展有潛力,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新格局,切實增強當地群眾發展“造血”功能。要在抓項目上做實功,圍繞培育特色產業、夯實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素質能力、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加強生態建設等方面,對精準扶貧項目資金統籌考慮、優化布局,做到精準發力,確保實現貧困人口全覆蓋;要積極為貧困村送技術、出點子、傳信息、解難題、辦實事,確保貧困村貧困戶能發展、有進步、可持續。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