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寡婦在農村成”搶手貨”?

[ 作者:搜狐民調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07 錄入:12 ]

寡婦在農村成”搶手貨”?(圖1)

調查結果頁面截圖

搜狐民調消息近日有媒體刊文《當媒人的表哥:村里的男孩結婚太困難,寡婦現在都很搶手》引發熱議,文章稱農村女孩緊俏到什么程度?表哥說,"寡婦都成了搶手貨,帶幾個孩子都無所謂,當然,不能是男孩。"村里一戶人家的女兒29歲,去年丈夫遭遇車禍身亡,她帶著兩個女兒回到娘家,附近幾個村都轟動了,光找表哥請說媒的就有十幾家,而且都是20出頭的男孩。"以前,離婚是件丟人的事,現在,離婚婦女大家搶著要。未婚女孩就更搶手了。誰家那個姑娘,從小就長得丑,小孩子們都不愛和她玩,現在20出頭,還那么丑,但說媒的都快把她家門檻踩斷了。搜狐新聞據此推出相關調查,聚焦"農村剩男"這一話題,截止2月23日14時,共計19,562人參與投票討論。

媒體刊發報道《村里的男孩結婚太困難,寡婦現在都很搶手》到底可信嗎?近七成網友予認為是事實清楚,僅21.02%的網友投了否決票,表示不相信。

文章中寫道,表哥說,因為男孩找對象越來越難,女方對嫁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三金"、汽車,甚至縣城里買套房之外,彩禮錢也越來越多:最早的時候,是1.1萬,意思是"萬里挑一";后來變成2.18萬。彩禮錢一直是個大家比較關系的話題,究竟多少彩禮錢大家可以接受,在承受范圍之內呢?過半搜狐網友認為1萬-5萬比較合適,選擇10萬以上的比例僅為6.21%。

為何農村大齡青年娶妻難問題越來越嚴重?34.73%的網友表示農村男女比例失調較嚴重,20.94%的表示是因為現在女孩的擇偶條件越來越高,20.94%的參與者稱因農村大齡青年經濟條件較弱,“婚不起”。其他諸如“個性閑散懶惰,不求上進,學歷低,受教育程度不高”等也是此種現象的幾大原因之一。

該如何扭轉農村青年娶妻難的狀況呢?近五成人認為應提高農村生活質量,使年輕人留得下、愿意留;29.17%的受訪者認為應倡導正確的婚戀觀念,削弱攀比風、拜金思想;18%的參與者稱應鼓勵農村男青年勤奮上進,能拼能闖的走出去,積極自主主動。

農村大齡"剩男":結個婚咋就這么難?

表象:高額彩禮與不斷攀升的結婚成本

不斷攀升的結婚成本,是造成農村青年"結婚難"的直接原因。費孝通1936年曾在江村做過婚事費用的估計,大約需500元,這個數字相當于一個家庭一年的開支。上世紀90年代初,李銀河所考察的兩個村莊結婚開銷是一個農民10年的收入。而90年代后期,結婚開銷已經攀升到一個村民20多年的收入。

而在結婚成本中,"彩禮"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重。作為一項婚姻禮儀,"彩禮"起源于西周時期的"六禮"。在當時,彩禮僅僅作為男女定親的禮法,而不是高額的費用。在古代的訂婚儀式上,男方家庭會以訂婚男子的名義送給女方一份由物品和金錢兩部分構成的"彩禮",其中錢為財(聘金),物為禮(聘禮)。女方收受彩禮后,也會送男方一些物品,稱作"回禮"。彩禮中的物一般都是價高但實用的物品,回禮一般為女性親手制作的物品。

新中國成立之后,收受彩禮曾被認為是買賣婚姻的表現之一,法律明文廢止。但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彩禮重新在農村興起,并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在今天,彩禮更是被賦予了太多的物質含義,成為農村家庭沉甸甸的負擔,甚至一些家庭因此返貧。

對于大多數并不富裕的農村家庭而言,這么高額的禮金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而高額彩禮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農村的攀比心態。在一些農村父母眼中,彩禮就是女兒的"身價",彩禮要的少了,會顯得女兒"不值錢",父母會很沒面子。"農村就是這么一個很小的生活圈子,村子里哪家哪戶發生的大小事情很快就傳開了。你家姑娘彩禮收的少了,跟別人聊天的時候也不好意思開口。"王同海說。

另一方面,面對農村日益增長的離婚率,很多女方父母會把彩禮作為女兒的婚姻保障。"在我們村和我同歲的人有20多個,離過婚的已經有四五個了,有的甚至都已經三婚了。有個同學剛結婚兩星期就離了,彩禮錢也要不回來,最后去法院打了官司。"王同海說。

深層根源:失衡的男女比例

不言而喻,農村男性"結婚難"背后的深層原因,是近20年來,農村不斷失衡的男女比例。由于男孩偏好和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中國的出生性別比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偏離正常范圍。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推算,到2020年,中國處于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以上。

相較于城鎮,農村地區的出生性別比失衡更為嚴重。這一情況導致的后果,是如今在農村地區處于適婚年齡的男性數量遠遠多于女性。方立林告訴記者,"其實回想起來,現在結婚難的苦果在20年前就種下了,當時我們一個班30多個人,只有10個女生。"上世紀90年代初,在當時較為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下,很多農民通過B超檢測出女孩后就直接流產了。"彩禮之所以這么高,也是‘行情’決定的。女的少男的多,女方要彩禮也有底氣。你不愿意出這么高的彩禮,但是愿意出的人多的是。"方立林說。

河南師范大學教師侯俊芳認為,造成農村"結婚難"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經濟因素來看,農民收入渠道多元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為結婚消費高漲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從社會因素來看,伴隨著我國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流入城市,導致農村大量女青年流失,男女比例失調,農村男青年面臨著嚴峻的擇偶困境,不得不支付高額彩禮以取得婚姻成功;從心理因素來看,從眾心理、‘面子’觀念與盲目攀比心理等因素交織在一起,舉辦婚禮更加氣派,花費隨之高漲;從文化因素來看,消費主義和都市文化已滲透到農村居民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改變了農村居民的消費觀念,更多的農村青年不再滿足農村生活現狀,對現代化的城市生活充滿了向往和追求,在結婚消費上紛紛效仿城市人。"

"結婚難"現象的出現,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贍養與養老、強奸與拐賣婦女、暴力與犯罪等。據媒體報道,近些年來,河北等地出現了集體團購"越南"新娘的現象,許多農民因此而受騙。一些貧困地區的家庭為了能夠娶到老婆,甚至花錢購買被拐賣的婦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除此之外,個別地方甚至還出現了近親結婚的倫理慘劇。

除了這些負面影響外,記者也了解到一些可喜的變化,那就是"結婚難"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農村傳統的"男尊女卑"的觀念,近年來出生的男女性別比例差距正在縮小。方立林告訴記者:"現在農村對于生男還是生女已經沒有那么在乎了。對現在的一些父母來說,生男孩反而是一種負擔,尤其有兩個男孩的家庭,父母就太發愁了。"農村性別觀念的改變逐步推動了男女性別比例的變化。全國計生委統計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5.88,較2013年下降了1.72個點,實現自2009年以來的"六連降"。

"我們村這幾年的新生兒中,女孩的數量比我們那個時候上升了不少。等他們這一代人長大后,可能就不會面臨我們這樣的‘結婚難’問題了。"方立林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搜狐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秋霞步兵区国产精品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精品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无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