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什么?鄉愁是對歷史的一種敬意,一種負責任的敬意;鄉愁更是向未來寄出的一枚郵票,一枚會增值的郵票。說到底,是對歷史和未來的負責,更是對居住在城鎮里的人民的負責。鄉愁既是一種文化傳承,又是一種鄉土記憶,更是我們的情感寄托。
在城鎮化的進程中,我們往往會做四件事:拆房、擴街(砍樹)、修樓、建新區。我們知道,“鄉愁”的記憶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書證,一是物證,一是口口相傳。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不斷深入,留住鄉愁的物質載體不斷地消失,一些地區的古村落、古建筑并沒有得到妥善保護,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回到家鄉后,漸漸地就很難再尋覓鄉愁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現代化正不斷地侵蝕著我們的傳統文化,不斷發出激烈的碰撞,形成了一定的“溫差”。
因此,我們在城鎮化建設中,應做到保護優先,有序開發,留住我們的美麗鄉愁,古建筑修繕堅持“修舊如舊”原則。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吉安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