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培養官員應訴能力,讓官員應訴不再“陪坐”

[ 作者:狂鳥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29 錄入:16 ]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行政應訴因有助于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而日益受到重視。在緩解了“告官不見官”等現象的情況下,“出庭不出聲”、敗訴率上升、應訴能力和技巧欠缺等行政應訴“短板”也開始凸顯。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行政應訴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有力推進行政應訴、建設法治政府提供了契機。《新華網》8月24日。

隨著百姓維權意識的增強,“民告官”案件越來越多,面對不斷增長的行政訴訟案件,應訴能力對官員來說愈發重要。新《行政訴訟法》將“行政首長出庭”制度賦予了強制力,具備了法律效力,但在行政訴訟制度運行的過程中也凸顯出了“出庭不出聲”、“出聲不出效果”等問題。從2015年5月1日到2016年4月20日,北京全市法院在審結的一審行政訴訟案件中,行政機關總體敗訴率為10.7%,在法院作出判決的案件中,行政機關敗訴率達29%。而據云南省高院副院長田成有介紹,2015年度云南省行政機關一審行政案件敗訴率為13.91%,同比上升0.83%,上升幅度雖不大,但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應訴官員在法律知識的匱乏,應訴經驗的不足,導致其出庭應訴“心有余而力不足”,結果出現了“出庭不出聲”、“出聲不出效果”的局面。二是對“行政首長出庭”制度的必要性和進步性的認識不夠,法律至上,依法治國法治理念欠缺,認為審理法院的“行政級別”比所在機關低,出庭有礙機關形象。三是一些行政機關對待行政訴訟的認真程度仍不足,缺乏對法律的敬畏。一些行政機關往往忽視舉證期限的問題,延遲舉證或不舉證,有的甚至因對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賭氣”故意不提交相關證據,還有少數行政機關存在拖延履行生效裁判的情形。

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作為會議主題以來,依法治國成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治國理念,法治的本質就是以權制權,官員出庭應訴恰恰是對法治精神和要求的具體回應,也是法治建設的風向標。在法治建設已經成為時代主旋律和治國理政重要手段的今天,提高官員應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官員的應訴能力等問題亟待解決。基于此,筆者認為應該加強對官員社會主義法治教育,培養官員養成學習法律知識的習慣,使其具備法律思維,通過組織專門的培訓班,邀請知識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授課,組織觀摩審判現場等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模式,提升官員的應訴能力。其次,應落實好庭審公開機制,通過提高行政訴訟的廣泛關注度,促使官員積極應訴。再者應對官員應訴加強監督和問責,促使官員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認真準備和應對,讓官員在應訴過程中“出聲又出彩”,不再“陪坐”。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国产片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