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官員被人“攙扶著去學校視察災情,引發網友各種議論。泰順縣教育局昨天發布消息,稱“救災攙扶照”引發的輿情對全縣搶險救災工作造成較大負面影響,決定免去該官員縣教育局計財科科長職務。(2016年9月17日)
在搶險救災工作中,官員要做的是始終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前,享樂在后,走群眾走的泥路,喝群眾喝的冷水,親眼查看災情,親耳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地了解受災情況,實實在在地給受災的單位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將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然而,泰順縣教育局計財科科長包序威卻反其道而行之,居然穿著休閑鞋讓人用手抬著去視察災情,主動將自己與受災群眾區別開來。試問,讓人抬著讓群眾對你怎么看?又怎能查實災情?不走路又怎么能“接地氣”呢?
災害無情人有情,更何況是一方父母官!包科長如此之舉動,折射出一些官員存在官僚主義作風、缺乏群眾觀念、特權意識濃厚;折射出這些官員習慣于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習慣于基層干部群眾為自己提供“特殊服務”,折射出干部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官員的職責就是為人民群眾服務,在災情考察中,被“攙扶”的應該是受災群眾而不是自己。要讓這些官員脫下休閑鞋,放下“高貴”的腳,“接上地氣”,就必須從轉變作風做起,把自己當成群眾中的一分子,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樹牢群眾觀念,強化服務群眾的意識,從一言一行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從每個細節做起,腳踏實地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災害其實就是一個考場,群眾就是最好裁判,在災難面前,你是否是一名合格官員,是否履行了入黨時的誓詞,是否履職盡責,答案就在群眾心中。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高燈鎮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