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怕摘“窮帽”的背后是利益因素在作祟

[ 作者:楊雄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21 錄入:7 ]

貴州省實行貧困縣退出倒逼機制,力爭在2018年完成50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和省定貧困鄉鎮全部“摘帽”。規劃一出,各地嘩然,只有三個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縣份申報“減貧摘帽”。遵義市正安縣扶貧辦主任張濤說:“究其原因,就是害怕吃虧,擔心‘摘了帽子’沒錢了。”(2016年9月20日新華網)

近年來,各地出現“跑步爭當貧困縣”“貧困縣又是百強縣”的亂象,貧困縣的“窮帽”不是看當地群眾收入水平如何,基礎設施建設怎樣,而是官員們千方百計爭取而來。

“窮帽”緣何如此吃香?究其原因,是利益因素在作祟。如果有了這頂“窮帽”,不僅可以少交稅收,每年還可獲得國家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貼息貸款三項資助,在教育、科技、招商引資等方面都有政策優惠,土地政策、項目傾斜等各種好處更是層出不窮。正是因為有如此多的好處,官員們才為了一頂貧困縣“帽子”,不惜違反法紀,故意壓低人均收入,夸大貧困人口數。最終,即使根本就不貧困的縣也爭得一頂“窮帽”,即使早已擺脫了貧困,卻仍然抱著“窮帽”不放。

爭戴“窮帽”的另一原因是“貧困縣”里很容易出政績。一些官員“政績觀”扭曲,思考的不是怎樣發展經濟,怎樣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而是喜好扮“窮相”,裝窮、哭窮,之后便假裝花大力量“脫貧”,使得政績“顯赫”一時,于是,官運亨通,青云直上,一頂“窮帽子”讓 “烏紗帽”由小變大,何樂而不為呢?

扶貧的目的為了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假冒的貧困縣不僅浪費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源,而且讓那些真正的貧困地區群眾因此而備受貧困的煎熬,并衍生出了不良的社會風氣,嚴重阻滯了社會發展,對實現共同富裕的小康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

要破解爭戴“窮帽”的亂象,就要堅持實際求是,改革貧困縣評審辦法;就要擠干“窮”的“水分”,還原地方經濟發展的本來面目;就是要改進干部工作作風,樹立正確有政績觀,腳踏實地地為一方謀發展;就要建立貧困縣考核、約束、退出機制,堅決杜絕“戴著貧窮帽子、過著炫富日子”的現象,讓爭戴“貧困帽”者丟掉“烏紗帽”。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高燈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小视频免费 | 亚洲男女Av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 在线脚交足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