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湖南鄉村振興十大案例鄉鎮|常寧市塔山瑤族鄉:鄉村“三個振興”摧生瑤鄉巨變

[ 作者: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人民政府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9-09 錄入:易永喆 ]

——常寧市塔山瑤族鄉推進鄉村振興的實踐樣本

WechatIMG9.jpeg

常寧市塔山瑤族鄉是衡陽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轄11個村2793戶11876人,其中瑤族占53.57%。由于地處高寒山區,發展任務異常艱巨。近年來,該鄉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著力推進組織振興、產業振興和生態振興,帶領瑤漢同胞拔窮根、治窮病,昔日的窮山溝發生巨變,實現了鄉村振興良好開局。該鄉相繼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示范鄉”“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強鎮”“湖南省茶葉千億產業十佳示范鄉鎮”。

組織振興夯實發展基礎。堅定不移用組織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把組織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一是突出建強支部。以換屆和“一門式”服務改革為抓手,“軟、硬兼施”,將40名帶富能力強、為民辦實事的帶頭人選進村“兩委”,年齡、學歷、個人素質等班子結構實現“一降兩升三增強”,更出臺“土辦法”引進15名懂電腦的村級年輕后備力量,支部隊伍這一池春水更活了;建成12個鄉村“一門式”綜合服務平臺,高標準配齊辦公設備、標識牌,豐富快遞、取款、圖書等便民設施,群眾辦低保、社保等45項服務可足不出村。二是突出示范引領。探索實行“黨支部+X+貧困戶”幫貧帶富模式,曾在外經商的松塔村支部書記歐陽石成,帶頭發揮“關系網”,四處拉人考察建廠,在他的努力下,村里辦起了茶葉合作社、建起了楠竹加工廠,賣不出的竹子和茶葉一躍成為千萬產業,今年村集體收入有望達40萬元。有了示范,11個村黨支部紛紛領辦創辦和入股參辦有機茶、旅游服務、生態種養等合作社39個、公司企業11家,組建產業黨小組18個,扶持建立產業基地76個,吸納帶動全鄉2346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實現戶均增收4000余元。

WechatIMG10.jpeg


產業振興帶富瑤鄉群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都離不開產業的發展,塔山最大的特色產業就是茶葉。種茶產茶歷史悠久、聞名遐邇,我們選準茶葉這片“致富葉”,多次上門拜訪企業家和教授專家,翻山越嶺考察茶園選址,充分了解黨員和農戶的真實想法。從2015到2021年,全鄉茶企“無中生有”、“有中生優”,截至目前已有省市級龍頭茶企8家,村集體和黨員領辦合作社20家,有機茶園7.8萬畝,年產值突破1.7億元,僅茶葉一項可為鄉內三分之二的農戶增收4000元以上。此外,還形成了竹筍、蓼葉、楠竹、獼猴桃等生態種養業和加工業齊頭并進的良好發展局勢,真正實現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錢賺、村村有產業”,100%的村有了集體收入,其中20萬元以上的村占1/3,2020年貧困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2749元,較2014年建檔立卡時增長4.6倍。

WechatIMG13.jpeg


生態振興青山變成金山。塔山作為國家森林氧吧,最不缺的就是漫山遍野的“綠”,但“毀綠換錢”也一度成為當地瑤民祖祖輩輩的生活來源。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成為瑤鄉群眾的聚寶盆?黨的十八大以來,鄉黨委大膽出招、敢為人先,在2014年首個國家扶貧日,出臺了林業等“八個生態”決議,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建立了全域生態補償機制,每年發放生態補償款167.5萬元,群眾吃上生態飯,守山護山更有勁頭;整鄉完成“廁所革命”,在板角村投資上千萬元,新建生活污水處理系統;近年,荒山造林1.8萬畝,新增生態公益林7.9萬畝,實現森林覆蓋率連續7年增長,已達到90.8%。瑤鄉日益優化的生態環境,帶來的最直接變化就是來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了,民宿菜館越來越豐富了,村民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據統計,全鄉已有商店、民宿、土菜館等48家,年接待游客達20余萬人次,旅游收入1500多萬元。百里瑤山真正成為了瑤漢同胞取之不竭的綠色“金山”。

微信圖片_20220831090307.jpg


(供稿單位: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人民政府;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湘村行動:湖南鄉村振興精選案例》,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 |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日本国产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 午夜福利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