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長沙縣果園鎮雙河村的潯龍河生態示范點,發展農村綜合產業,實現了農民就地城鎮化、就地就業。
長沙市農委供圖
寧鄉縣花明樓鎮寬闊的道路以及沿線漂亮的綠化帶。
長沙市農委供圖
開福區新農村趣味運動會上,一個家庭在參加“三人四足跑”比賽。
長沙晚報記者 石禎專 攝
未來三年,長沙將推出哪些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破題?美麗鄉村將發生哪些看得見的變化?農民又可獲得哪些實惠?日前出臺的長沙市委一號文件《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實現農村基本現代化的意見》(下稱《意見》),為美麗鄉村建設繪就了藍圖: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五美”鄉村將讓鄉村享有更多的城市現代文明,城鄉融合發展奔小康的步伐將越邁越鏗鏘……
1 布局美
著力優化城鄉空間布局
文件點擊
城鄉規劃體系相互銜接融合,城鎮、村莊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合理,村莊內部形態更加精致精美,鄉村特色充分彰顯,形成一批高檔次、高品位的美麗鄉村特色片區。
一批特色自然村落將華麗蝶變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行走在瀏陽市古港鎮梅田湖村,連片的油菜花海絢爛無比,干凈整潔的民居錯落有致,不少城里來的游客停下腳步拍照留念,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舒展開來……
“我們將選擇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完善的區域,規劃建設功能齊全的農村居民集中居住點。”市農業委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全面完善鄉村規劃體系,積極推廣岳麓區“多規合一”、長沙縣全域規劃試點經驗,構建科學合理的美麗鄉村空間布局,鼓勵采取村莊整理、經濟補償、易地搬遷等方式,引導和推動農村居民向集中居住點集聚。
美麗鄉村空間布局既要符合鄉村實際、滿足農民需求,又要體現農業特色。《意見》指出,在產業布局上,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發展思路,長沙將鼓勵合理布局發展農業經濟、養生經濟、運動經濟、文創經濟、物業經濟、商貿經濟、勞務經濟等多種產業形態,引導和推動鄉村產業相對集中布局。
“在尊重自然美的基礎上,彰顯個性美,呈現整體美,讓美麗鄉村既體現傳統風俗和地域特色,又融入現代氣息,讓村鎮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與共。”《意見》明確,下一步長沙將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旅游特色、產業特色等,打造一批內部形態更加精致精美、鄉村特色充分彰顯的美麗鄉村特色片區。
《意見》明確,以現有特色自然村落為基礎,將擴建打造特色產業村落、傳統文化村落、自然生態村落等美麗村落。如圍繞湘江新區建設,將打造“都市田園、現代兩型”的美麗鄉村特色片區;圍繞湘江古鎮群建設,將集中打造美麗鄉村古韻文化片區;結合大圍山、溈山、影珠山等地域生態優勢,將打造集生態休閑、健康養生于一體的美麗鄉村特色片區。
2 產業美
著力推動農業產業轉型
文件點擊
農業供給側結構不斷優化,農業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實現產品優質安全、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友好,農村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加速融合。
產業融合將“接二連三”富村民
煙熏臘肉等年味十足的特色農產品供不應求,去年歲末,坐落在大山深處的瀏陽市張坊鎮白石村,前來采購農副產品的私家車絡繹不絕。自家農場產的土豬、土雞、土鴨、生態魚、黑山羊等原生態農產品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獨臂漢子李建隆笑得合不攏嘴。目前,利用“互聯網+”,李建隆的“山貨”已遠銷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鄉村建設如何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統一?《意見》明確,長沙將著力調整優化農產品供給結構,全面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增強農業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契機,長沙將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動監管體系、監管能力向基層基礎延伸,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意見》明確,強化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制,將把保障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作為衡量黨政領導班子政績的重要考核指標。
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美麗鄉村轉變成美麗經濟,這也是《意見》題中之義。“長沙將加快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加快推動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智慧農業’。”“利用‘萬村千鄉’市場網絡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促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現代農莊+鄉村旅游’等都市現代農業新模式和鄉村民宿等新型鄉村旅游業態。”“將優先支持美麗鄉村創建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服務主體,提升服務質量,整體推進鄉村旅游創新發展。”
3 環境美
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文件點擊
農村開發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互協調,農村基礎設施基本實現與城市接軌,人居環境全面改善,生態優勢有效凸顯,處處山清水秀、綠樹成蔭、干凈整齊、美觀大方。
“鄉村公園”將建在家門口
“垃圾分類要從我們農戶抓起,剩余的菜葉可用來喂雞鴨,煤灰可用作肥料……”在瀏陽市鎮頭鎮金牌村,年近六旬的村民唐娭毑向記者細數起她的環保小竅門。
村看村,戶看戶,垃圾分類靠農戶。《意見》明確,美麗鄉村建設將大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全面凈化美化生活環境,切實加強農村生態建設。
“將全面提升農村道路、飲水、電力、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意見》明確,長沙將加快推動農村道路提質聯網,加快南、北橫線建設,推動鄉村公路與高速公路網、國省干線網、城際干道網的互聯互通,構建更加通達便捷高效的鄉村交通網絡。
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市將擴大連片整治范圍,重點實施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衛生改廁、污水處理、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等專項整治行動。環境整治人人參與,讓生活垃圾分門別類減量化、資源化,長沙將用三年時間,逐步實現美麗鄉村創建區域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達90%以上,農戶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率達100%,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以上,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爭取用三年時間,確保農村居民相對集中居住區全部通自來水,分散居住農村居民喝上符合質量標準的水。”
而在加強農村生態建設方面,《意見》要求,對天然林全面實施封山育林;嚴格實施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實施濕地保護和恢復工程,建設自然(人工)濕地生態微循環系統;結合新一輪“三年造綠大行動”,加快推進環城綠帶圈建設,著力打造一批沿路綠色走廊和沿河風光帶;科學規劃建設綠色屋場等多種形式的“鄉村公園”,美麗鄉村示范村、特色村的村莊綠化率達到90%以上。
4 生活美
著力改善農村民生福祉
文件點擊
全面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現象,基本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一體化,農村居民收入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明顯提升,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獲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強。
養老服務覆蓋60%以上的村和社區
如何改善農村民生福祉,事關全面小康建設和實現基本現代化。“長沙將深入實施農村精準扶貧,提升農民就業創業層次,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均等化,完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體系,豐富和規范農村消費品市場。”《意見》明確了5條實施路徑。
具體而言,推動精準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相協調、相統一、相促進,以全面脫貧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條件,將實施14項專項扶貧工作,采取政策兜底、易地搬遷、醫療救助等多種措施,實現農村貧困人口“清零”。用兩年時間全面解決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和飲水安全問題,優先安排美麗鄉村創建區域貧困人口實施危房改造和飲水安全改造。探索貧困地區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方式,充分挖掘生態資源、產業資源培植特色生態產業,重點支持對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人口脫貧帶動較大的產業項目和經營主體。大力開展水利扶貧,基本解決重點貧困村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和水利基礎設施瓶頸問題。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切實把民生項目、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向貧困地區傾斜。實行最嚴格的脫貧攻堅考核督查問責。
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有奉獻精神的新型職業農民,為繁榮農村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夯實人才基礎。根據《意見》,長沙將實施現代農業人才“百千萬”工程,培育10000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1000名現代農業領軍人才,建設100個農科教結合示范點。
“推進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醫療救助、養老保險制度全面接軌。”下一步,長沙將加快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均等化,逐步提高農村無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種意外災害的農民補助標準。為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工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記者獲悉,長沙將試點把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納入城鎮社會保障和城鎮住房保障實施范圍,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
到2018年,美麗鄉村創建村義務教育普及率和基本醫療服務覆蓋率將達到100%。全市將逐步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入學,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免學雜費補助標準,免除建檔立卡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逐步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標準,開展好貧困大學生無息貸款(生源地貸款)工作,為農村家庭子女就學提供便利。加快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和站點有望覆蓋60%以上的村和社區。
5 風尚美
著力加強鄉風文明建設
文件點擊
農村特色文化、傳統道德、淳樸民風、良好家風得以有效保護和傳承,農村管理更加民主、社會更加和諧、鄰里更加和睦,農村居民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精神面貌更加文明。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留住美麗鄉愁
創新鄉村治理機制,保護和弘揚鄉村文化,培育文明鄉風民風,加大文明村鎮創建力度……美麗鄉村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有“顏值”,更有內涵氣質。《意見》要求,要注重保護傳統村落,發掘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按要求修繕農村古塔、古廟宇、古戲臺、古祠堂、古民居等歷史文化遺跡,建立健全農村非遺保護體系,保護、傳承好民俗、民間文學、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住美麗鄉愁。大力弘揚傳統道德觀念,鼓勵制定村規民約,傳承良好家風。完善農村文化體育設施,對村鎮體育設施進行提檔升級,大力支持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積極開展具有地方特色傳統文化活動,豐富農村居民文化生活。
以“美麗長沙美德先行”主題活動為主要載體,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制定完善鄉規民約,引導農民群眾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大力開展農村評選學習宣傳身邊道德典型活動。廣泛開展農村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深入整治農村社會黃賭毒、黑惡勢力、非法宗教等不良風氣,抵制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等不良現象,切實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讓農民享受美好環境、養成美好品德、過上美好生活。
《意見》指導思想
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圍繞建設品質長沙的總體目標,按照“能量更大、實力更強、城鄉更美、民生更爽”的總體要求,以城市的理念建設農村,用工業的思維發展農業,按市民的要求提升農民,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加快實現農村全面小康和基本現代化,努力把長沙建設得更加“宜居宜業、精致精美、人見人愛”。
《意見》主要目標
用三年時間,建設100個示范村、100個特色村,美麗鄉村覆蓋率達80%,初步實現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的“五美”鄉村格局。(長沙晚報記者 錢娟)
數說未來
美麗鄉村
綠化:村莊綠化率達90%以上
垃圾處理: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90%以上,分類回收率達100%
出行:村到鄉鎮30分鐘、到縣城60分鐘公交可達
教育醫療:創建村義務教育普及率和基本醫療服務覆蓋率達到100%
養老:創新農村社區養老服務模式,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和站點覆蓋60%以上的村和社區
扶貧:實現農村貧困人口“清零”;用兩年時間全面解決全市建檔貧困戶住房和飲水安全問題
近三年長沙市委一號文件概覽
2014年:《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意見》
2015年:《關于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意見》
2016年:《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實現農村基本現代化的意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長沙文明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