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魏延安:破解農產品品牌亂象需要綜合發力

[ 作者:魏延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10 錄入:王惠敏 ]

每到時令型農產品上市季節,市場上總少不了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新聞,比如每年明前茶中的西湖龍井就是這樣,產量就那么一點,可流通在市場的不知要折合出多少畝產來。還有像陽澄湖大閘蟹、五常大米等地域品牌,甚至這兩年剛熱起來的“褚橙”,也都遭遇過“李逵不敵李鬼”的尷尬。打破這一怪象,光靠某一個地方的政府、幾個龍頭企業顯然難以奏效,需要從各個方面綜合發力,形成“五指握拳”式的強力治理態勢。

首先,農產品品牌理念要與時俱進。這些年形成的農產品品牌基本都是以地理區域為標志的,是農產品品牌化的可喜成果,解決了農產品沒有品牌的問題。但也存在品牌持有主體不明確,授權使用制度缺失的問題,造成誰都可以用、誰都可以喊的品牌“公地悲劇”。必須進行轉型升級,逐漸過渡到以企業為品牌持有主體的市場化品牌,這是根本性舉措。

其次,要大長品牌“李逵”的志氣。現有的品牌農業經營主體,必須適應市場化、信息化、消費升級的要求,率先實行標準化的生產、完整的質量安全認證,建立全面的質量可追溯體系,實行創新性營銷,開通電商等新型渠道,讓品牌現代起來,占據市場主動。

第三,要大滅品牌“李鬼”的威風。在法治中國的新時代,品牌絕對不是無主的土地,不是誰想用就能用,也不是用了也白用。凡是從事農產品品牌營銷的企業,必須為自己的經營行為負責,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與制度,誠信經營。對經營假冒偽劣的不良經營主體,必須給予嚴厲打擊,除過一般的行政處罰之外,要按照相關法律進行打擊,以提高違法成本。

第四,要賦予消費者一雙“慧眼”。政府和企業要善用運用時尚的思維,講好農產品品牌故事,梳理農產品標準,把復雜的生產規程、質量標準通俗化、簡潔化,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增強品牌辨別能力。

第五,以“互聯網+”實現農產品品牌根本提升。用互聯網的思維,打通產業的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減少各類中間環節,一體化經營,網絡化營銷,讓生產過程可視化,銷售過程透明化,線上線下結合,實現與消費者的無縫鏈接,并逐漸向個性化訂制時代邁進,讓假冒偽劣無處鉆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作者的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自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 视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亚洲老地址 | 日韩在线视频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