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專合社的不斷增加,基層產業散戶農產品代購模式單一,銷量不穩定等問題仍需重視,考慮經濟成本最小化和消費者滿意度最大化,構建分享經濟利益最優化模式切實可行。其中,經濟成本主要包括農產品前期成本、運輸成本和貨損成本,消費者滿意度主要包括到貨及時性和農產品新鮮度。由于經濟成本和消費者滿意度往往存在效益背反現象,在農產品銷售過程運用“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的方法降低運營成本,開拓市場,穩定銷路,實現農村農產品利益最大化,從而提升農戶發展產業積極性和群眾滿意度,吸引更多熱愛鮮果的顧客關注基層,共同參與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順利推進。
1、背景
一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消除貧困放到治國理政的新高度。習近平同志多次深入貧困地區調研,并對“互聯網 + 扶貧”作出重要指示:“要實施網絡扶貧行動,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網絡扶貧工作隨時隨地、四通八達,讓貧困地區群眾在互聯網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要利用互聯網的強大功能搭建脫貧大市場,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難題,同時也為貧困地區培養經營人才。”
2018年1月26日,農業部召開農產品電商大數據座談會。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強調,農業部門要持續關注和高度重視農產品電商企業在農業農村改革特別是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中的創新探索,更好地發揮農產品電商在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快提高我國農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四川考察時強調,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戰略,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與群眾交流時習近平說:“我是人民的勤務員,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宗旨。”
在基層,年輕干部滿腔熱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渴望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鄉鎮一線發熱發光。宋家鎮基層干部實踐和探究“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整合并暢銷農產品。
分享經濟是經濟與社會價值創新的新形態,它包括不同人或組織之間對生產資料、產品、分銷渠道、處于交易或消費過程中的商品和服務的分享。傳統經濟時代是獨享的世界,獨享才能創造壟斷,才能保持穩定的現狀,也才能鑄就堅固的行業壁壘。以前倡導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如今移動社交的出現,讓獨享經濟逐漸走向后臺,分享經濟成功上位。分享經濟之下,人們的生活更趨向于簡潔化,越來越多的人走到眾享行列當中,不僅僅是主動的應用別人的眾享成果,更是將自己手中的閑置資源眾享給別人。
宋家鎮位于宜賓市翠屏區東南部,濱臨長江,距宜賓市區3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64平方公里,轄18個村(居)委會,122個村(居)民小組 。2000年年末總人口2.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0.2萬人,總戶數7100戶。有耕地面積2萬畝,林地878公頃,宋家鎮盛產甜橙,素有"甜橙之鄉"的美譽,包括蜜奈夏橙、塔羅科血橙新系等主要品種。在對宋家鎮農產品銷路的調研過程中發現,產業散戶農產品代購模式單一,銷量不穩定,干部工作積極性不足等問題仍需重視,考慮經濟成本最小化和消費者滿意度最大化,構建分享經濟利益最優化模式切實可行。
2、宋家鎮“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
2.1產業散戶對“互聯網 +”的理解尚不準確
產業散戶農產品代購模式單一,銷量不穩定,并且對“互聯網 +”的認識存在誤區,或把互聯網看作符號和工具,迷失于各種似是而非的概念,沒有領悟到“互聯網 +”對傳統產業帶來的深層次變革,缺乏互聯網共享經濟主動意識。村上對“互聯網 +”的內涵理解不透,缺乏超前的理念和有效的辦法推進“互聯網 +”行動計劃的實施,難以利用“互聯網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對“互聯網 +”疏于研究,不切實際盲目跟風,急于銷售農產品而非提升服務質量和產品銷路。
2.2基層年輕干部創新積極性不高且存在顧慮
農村嚴重缺乏“留得住、在得長、能帶頭”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特別是稀缺熟悉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的人才,培養農村實用人才能更好地推動農產品農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年輕干部是“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的引領者,是打通基層銷售最后一公里的主力軍,是農產品暢銷的突破口,是鄉村振興全民參與的宣傳泉源,青春活力,走村串巷、深入田間地頭發現好的農產品,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開拓農產品市場基層年輕干部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但由于激勵措施不足,目標不明確,擔心做不好,擔心外界種種不理解,在基層工作缺乏活力和幸福感,全心全意新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和勇氣不夠堅定,未展現出新時代奮斗者應有的青春風采。
2.3農村物流費用高,基層空車上下班造成物流資源浪費
大部分農村地區建立縣、鄉、村消費品和農資配送物流體系不成熟,缺乏鮮果物流體系。農村物流發展相對滯后,加之農產品對物流服務水平要求較高,損耗多、運輸成本相對較高,嚴重妨礙了農產品銷售,基層干部大都自己開空車上下班造成了現成的物流資源浪費,農村到城市的直通車未健全制度充分管理利用起來。
2.4部分農村地區農業經濟發展不均衡
2.4.1農業生產分散和規模參差不齊,缺乏組織化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不同地區、不同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加之貧困地區部分農戶仍然是分散經營,在產品出售等方面缺乏引導,導致產業規模小、競爭力弱,分散狀態下的農戶進入市場,抗市場風險力量單薄。
2.4.2農業生產過量使用藥物和化肥,無論是專合社還是農民,將提高土地生產力、增加土地收益作為主要目標,為此,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濫用農藥、化肥等藥物,以實現高產的目標,為了追求農產品的外觀,采取在水果上噴施催熟劑、膨大劑,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威脅。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動物源性產品獸藥殘留成為當前農產品安全的重大問題。
2.4.3在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應對農業產業發展缺乏統籌統一規劃,缺乏對市場、供需、品種的了解,導致產業同質化現象日趨突出,缺乏特色。農戶大都跟風種植,遍地開花,同質化導致以低價為主要競爭手段,缺乏良性互動和差異化經營,使得營銷環境惡劣,最終形成優質農產品低價售出,甚至賣不出腐爛在田間地頭。
2.4.4 農副產品銷售渠道狹窄,缺乏多元化營銷平臺,農民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一靠種養殖、二靠打工、三靠撿拾山中自然資源出售,即便有農產品出售,但因銷售渠道單一,老百姓“賣難”和“賤賣”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造成貧困家庭經濟收入不穩定,隨著市場變化和天災人禍、疾病的突然降臨,已基本解決溫飽的家庭極易返貧,與發達地區差距日漸拉大,貧困程度逐漸加深。同時,農產品質量標準、包裝標準、價格標準的制定缺乏科學管理,網絡交易中一旦發生產品質量糾紛也難以解決。
2.5基層干部與農戶之間的理解信任度不高。由于農戶農產品管理成差不齊,造成了農產品質量不均衡,農戶想賣出好價錢,幫助推廣的基層干部擔心產品不夠物美價廉推廣影響力弱,制度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案提升推廣力度
3.宋家鎮構建“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措施和展望
3.1加大“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的扶持力度
近年來,宋家鎮正抓緊實施“互聯網 +”行動計劃,借助網絡媒體和電子商務加速推進農產品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3.2提升配套,完善農村“互聯網 +”發展基礎設施
3.2.1完善農村網絡通信基礎設施
網絡通信是“互聯網 +”的重要基石,“互聯網 + 扶貧”要取得實效,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要加快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加快實施“寬帶中國”戰略,進一步提高農村寬帶接入的普及率,擴大網絡覆蓋面。要加快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完善網絡基礎設施,降低成本,為“三農”發展創造必要條件。
3.2.2創新模式爭當大自然搬運工構建農村物流網絡
政府鼓勵在貧困鄉鎮配備兼職聯絡員,設計“基層歡樂送”微信APP軟件,鼓勵基層干部下載注冊利用下班時間接單順路派送農產品,由聯絡員負責審核和驗收農戶所送農產品的質量,促進農村物流網絡更加完善,政府牽頭按業績量補貼的方式鼓勵基層年輕干部更加熱愛工作并和基層群眾更加親近,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進行整合,鼓勵農戶發展產業,整合并幫助農戶暢銷農產品,對于外地顧客由聯絡員直接郵寄。
3.2.3逐步完善其他配套服務設施
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實施少數民族特困地區和特困群體綜合扶貧工程,加強交通、水利、能源、教育、醫療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解決貧困村通路、通水、通電、通網絡等問題,逐步完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配套服務設施。
4.六個目標夯實“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
4.1有特色
開展特色作物、特色林產業種植,開發特色動植物資源,開展特色產品加工。鼓勵農產品科研單位深入四川省各類研究特色農產品,通過科學研究來發掘獨特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并通過認證申請標注,宣傳和標志有科學依據的特殊價值指標,形成同類產品的獨特性,增強農特產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4.2有人才
吸引大學生和外出打工青年返鄉“創業、創新”;實施基層干部、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隊員 “一崗雙職”,兼職“貧困戶電商營銷幫扶崗位”,幫助貧困戶推銷自產農特產品,促進農戶生產的農特產品銷量倍增。責任堅定,目標明確,舉措創新。一是在包裝上下功夫,讓農產品更高大上,提檔升級。二是拓展銷售渠道,廣泛利用微信朋友圈擴散宣傳,公司訂購裝禮盒,開具免稅發票,打通農產品變現金最后一公里。三是熱愛基層扶貧工作,敢于青春活力的發揮銷售和科技發明長處,讓工作和生活幸福充實。四是制定“三心二意”工作法,對黨忠心,工作不斷創新,對農戶和顧客充滿耐心,讓工作和生活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盡全力讓農戶和顧客滿意。在沒有門面,沒有倉庫,沒有暴利,沒有廝殺競爭的環境,用鄉村通往城市每個角落的直通車熱情禮貌的把來自農村最原生態新鮮的產品送貨上門,讓更多熱愛發展產業的優撫對象,低保戶,貧困戶沐浴致富的陽光。
4.3有平臺
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好,“基層歡樂送”APP平臺等新型模式形成“農戶+ 基地 +基層干部 + 網銷平臺”、“農戶+ 基地+ 媒體 + 網銷平臺”、“ 合作社 + 基層干部 + 網銷平臺”的“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助推農產品生產、農產品供應、售后包裝、基層歡樂送物流、網銷平臺等五大體系建設。
4.4 有標準
重視標準化建設,健全完善農產品標準化體系,規范產品質量、等級評定、運營管理、網店建設等標準。嚴格規范農資企業的行為,加大生物農藥的技術推廣,從源頭上杜絕劇毒農藥的生產,減少對農產品及其生產環境的污染。規范農業生產主體的生產行為,加快制定嚴格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使產前、產中、產后的質量監督、管理都能與國際市場接軌。
4.5 有監管
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監管,減少劣質農資、農副產品在網絡平臺隱匿銷售;懲處坑害農民群眾和普通消費者的違法分子;構建一個安全、綠色的現代化農業體系。貧困是當前全世界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堅信“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的探索創新和實踐應用,對于促進四川省農村貧困地區實現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4.6 有品牌
散戶農產品普遍缺乏分級、包裝和營銷技術,多數僅能銷售初級產品,再由專業商家貼牌包裝,導致大量財富外流。鄉鎮黨委政府要引導農產品加工業向重點鄉鎮和產業園區集中,打造產業集群。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積極培育知名農業品牌,形成優質優價的正向激勵機制。加快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積極培育品牌特色農產品,促進供需結構升級。如筆者為宋家鎮甜橙設計的品牌:“宋禮家果”,諧音“送禮佳果”,宋禮,蘊含著宋家勤勞樸實的農戶們用雙手打造貼心的禮品,家果,家的味道,鮮果的味道,幸福的感覺!
5.結語
經過一個半月一個人運用“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創新模式銷售甜橙的實踐調研,我幫助宋家鎮部分發展產業散戶快速高質量高標準銷售甜橙兩萬余斤,結實各行各業喜歡宋家甜橙的顧客朋友215人,幫助了45名村民暢銷農產品,間接和直接帶動經濟效益15萬元,實踐讓我對基層工作更加熱愛,讓我和群眾的感情更加深,讓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更加強烈,在實踐過程中有很多艱辛和壓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堅信努力奮斗創新工作將會給基層增添更多活力,我堅信“基層干部+互聯網+分享經濟”模式能讓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喜迎幸福生活。
(作者系宜賓市翠屏區宋家鎮人民政府鎮長助理,司法所負責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