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貴州省委網信辦組織的“山貨上頭條·推薦貴州農特產品”網絡扶貧項目的活動,充分的將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借力農村電商、農產品電商及農村快遞項目,正是這種新時期借助新技術新模式的助力“精準扶貧”的創新舉措,也是結合市場規律前提下擁抱互聯網,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認真落實,這也將進一步提高“精準扶貧”的精準度和實效性,無論是凱里的水晶葡萄還是苗族蘆笙,都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這正是新時期我國消費者消費觀念和需求的轉變,對于農產品品質的追求。
好風憑借力,送富上貧困戶門。除此之外,我們基層干部應該思考如何將扶貧工作落到實處,而不是一陣風。
一、深入規劃,加強“一村一品”地區品牌培育和認證溯源的建設,推進標準化建設,將品牌樹立和品質保證的有機結合。
二、著力于培養懂電商和互聯網技術的農民,開設培訓班,普及網絡知識。讓農民朋友真真正正的學到技術掌握技術并熟練的運用技術。
三、做好傳幫帶。由成功的電商企業家經驗傳授,請成功的農民企業家開專題講座。
四、加強農副產品質量管理,倡導以綠色健康為主題,逐步形成品牌效應,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在電商平臺能夠保證銷量,平常的趕集日也能夠一樣銷量好。
(作者單位:大地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