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兩會,都是外界觀察中國政治走向的風向標。而廣受關注的干部任用問題,在兩會伊始就已被中央高層多次提及。3月7日,習近平在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于干,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要“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人民日報,2016年3月14日)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直言,要“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俞正聲在湖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表示,要“鼓勵各級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劉云山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推動形成想作為、敢作為、善作為的良好風尚”;談起干事創業,王岐山在北京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真正敢于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戰勝不了的困難。”
兩會上中央為何要釋放重用改革促進派、重用講真話的黨員干部、重視有老少邊窮地區的任職經歷的“三個信號?在現實工作中確實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有的黨員干部面對實質問題不講真話,只講正確的廢話、漂亮的空話、嚴謹的套話,要么虛報浮夸、避重就輕,要么閉口不談、報喜不報憂,這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說真話,成為評判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磨煉干部的品質,考驗干部的毅力。一直以來,反腐倡廉力度未減反增,就可想而知我們的干部隊伍中到底還存在多少蛀蟲?一方面我們的反腐力度不能減,另一方面就像此次兩會中釋放的信號--重用改革促進派、重用講真話的黨員干部、重視有老少邊窮地區任職經歷的干部。
我們的習大大在大學畢業后自愿放棄京城優越舒適的工作,主動要求到當時典型的貧困縣——河北正定縣鍛煉,那三年成為他仕途的重要起點。難道我們幾千萬在基層,在邊遠地區任職的干部就不該得到重用嗎?難道我們的國家就應該任由這些阿諛奉承,貪污腐敗,不思進取的人胡作非為嗎?敢于講真話,敢于改革創新,能吃苦耐勞的干部不就是應該得到重用嗎?
(作者地址:四川省北川縣開坪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