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玉璽:小康社會必須解決三農問題

[ 作者:張玉璽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24 錄入:王惠敏 ]

    原題:農民不進入市場,你再好的農產品也不行 

    各位領導、同行,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來到煙臺,也很高興和同行們共同探討問題。我是北京新發地董事長,從1988年就開始從事這個行業,已經將近30年,全國我跑了800多個縣,有些農業大縣我反復去了多次。

  在北京一提起新發地就是農產品的代名詞,北京常住人口2000多萬,90%的東西靠全國各地,新發地擔負除了北京之外90%的市場,連續14年在同行交易額是第一位的。北京新發地的交易量有底線,蔬菜不得低于1.7萬噸,水果也不能低于1.7萬噸。我們在全國建了300多萬基地,每天有30多個國家的水果源源不斷進入新發地市場。

  去年我們市場蘋果交易量是150萬噸,蘋果是新發地市場的單品交易量中最多的一個品種,但是市場統計分中果和西果,中果以山東、遼寧為主,西果以陜西、山西、甘肅為主。

  全世界蘋果的面積是500多萬公頃,產量應該是6000萬~7000萬噸之間。它有兩個排名辦法,一個按種植面積,一個按產量。按面積中國是第一位,俄羅斯是第二位;按產量中國是第一位,土耳其、法國、波蘭是在俄羅斯之前。我剛才念這幾個數字我都查了資料,最低產量不低于100萬噸。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在種植蘋果。

  中國蘋果2015年的統計數字是3492萬畝,產量4261.3萬噸,是世界上總量的50%以上,今年預計達到4500萬噸,比去年是上升的。中國按面積來說是陜西是一位的,其次是甘肅、山東。種植蘋果的條件,氣溫在9~14度,日照在1100個小時以上,年降雨量在500~800毫米。

  今天我講的不光是蘋果問題,還有中國農業的問題,絕不是兩個專家、兩個領導,一個指示就能改變的。換句話說,一副中藥不會解決中國農業的綜合征。中國要實現小康社會必須解決三農問題,三農的核心是農民增收。農民如果光在種植上下工夫,不找到銷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我把中國農產品生產與流通進行了三個階段的劃分:短缺時代、發展時代、流通時代。2009年已經到了流通階段了,2009年聽完溫總理的報告,對農業的發展、補貼,我給溫總理寫了一封信,講了很多流通。后來的1號文件、兩會都越來越關注流通問題。

  中國農業的政府補貼已經到了天花板,農業之所以大發展,改革開放之后,政府給了農業大量的補貼,促進農業發展。2000年進入WTO,跟國際簽約的時候規定:國內對農業的補貼在每單品上不得超過國際市場價格8.5%,你補貼可以,但是不能超過國際市場價格8.5%。

  今后中國怎么發展?我去年去四川浦江,看柳傳志種的獼猴桃,已經形成規模,今年開春去看都劃成段了,又分給了農民。他把土地集中之后,成本下來了,是800~1000租來的,他把農民變工人了,變工人成本增加,要有八小時工作制,要上保險。我原來自己的土地,我剪枝,一直干到八點,也沒有禮拜天,也沒有休息。如果我當工人,你不給我上保險,我可以告你,價格上還競爭不過人家。發揮龍頭企業,發揮農村合作組織,把農民真正組織起來,有利益大分配,收起來去賣,賣回來大家伙利益分配。

  光靠農業是不可能發展,農產品就四個環節:研發、種植、運輸、銷售。這四個環節,種子研發肯定掙錢,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的。運輸,我從煙臺運到新發地,運蘋果講好多少錢。銷售,到新發地的商戶,經過十幾年的奮斗,人家變成千萬富翁,個別還變成億萬富翁。光靠種植不可能掙錢,銷售環節是種植環節利潤的7倍,政府要推進規模化生產。

  一定要品牌化,如果沒有品牌不行。農業品牌最能發展的就是地理標志品牌,比如煙臺蘋果、小國光等,地理標志很快就把你的名字打出來了,京華火腿、五常大米這都是地名。如果農產品想自己宣傳很難。品牌代表著信譽,品牌代表著質量,品牌是拿錢買出來的,不是你說是品牌就是品牌。1975年香港向大陸要求進口一批水果,大陸選擇了甘肅天水花牛的水果,寫了生產隊的名字“花牛”,這批蘋果到香港之后特別火,香港居民一吃非常好吃,很多筐上寫了花牛,就成了花牛蘋果。品牌一定要規模化、組織化,品牌一定要以地理標志為主的。你有了好的品牌,好山好水出好果。現在供大于求,酒香不怕巷子深,得宣傳好自己的品牌。東北很多大米都不錯,但是五常大米為什么出名了?就是在北京做了一個宣傳片,一下子五常大米就有名了。看了宣傳片很簡單,春天在藍天白云下播種、插秧,夏天管理的時候,稻田里發現了蝌蚪、小魚、青蛙,蜻蜓在飛,蜘蛛在飛,有麻雀在吃,這告訴消費者我們這是安全的,如果使用化肥、農藥,魚、蝌蚪就死了,蜘蛛就不織網了,麻雀就不敢吃了,一下就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大家就認可這是安全、可靠的。

  有了好品牌,還得宣傳好品牌。有很多好的品牌,但是老百姓不知道,一定要把宣傳搞好。

  海南農業廳派了兩個人常駐新發地,農民拉蘋果直接進入市場,農民有時候不敢進入市場,他害怕。如果市場上有他的人,他就踏實了,讓農民走進市場。

  總結:中國農業發展之路一定要組織起來,形成規模化,打出自己的品牌,走中國農民產、加、銷之路。

  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這么幾條:規模化、組織化、品牌化。最后還得農民進入市場,如果農民不進入市場,你再好的農產品也不行。

  我講一個小故事來結束我的講話。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叫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北部,特別神秘。一次一個考古隊帶著最先進的設備、充足的水和糧食走進沙漠,往里走了兩三天之后,發現以前探險者的遺骸。凡是以前探險者的遺骸一定要深埋并立石碑為記,然后繼續往里走。結果越往里走遺骸越來越多,很多人不耐煩了,這有什么意義?隊長說,他是我們的先驅、我們的同事,從道德上我們能讓他暴尸沙漠嗎?一路上他們繼續發現遺骸繼續深埋并立石碑為記。走了幾天之后,突然狂風大作,天黑地暗,誰也分不清東南西北,這時候他們知道為什么沒有一個探險者生還。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人講,摸著石碑往后撤,最后安全地返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件事,做善事是有出路的,做公德事是有生路。我們今天講做中國農業,種中國蘋果,這是最大的善事,叫果農富起來,叫消費者滿意,這是中國最大的善事,我覺得干這行是有前途的,謝謝大家!

    作者系北京新發地董事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亚洲产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站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 日本美女高潮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