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艷:三舉措推動生態化水產業發展

[ 作者:李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09 錄入:實習編輯 ]

水產業是以水域生態系統為基礎的產業,是生態建設的基礎,向人類提供重要的蛋白質,對水域生態系統具有凈化能力,具有水域生態系統的監測功能,具有文化傳承功能。今年,我縣堅持“在保護中開發”的理念,突出特色,積極推動生態化水產業發展。

縣域的水庫、人工池塘定位在常規養殖業發展

在全縣主要鄉鎮依托現有水庫、坑塘等水體,進一步大力開展標準化健康養殖基地建設,連片坑塘大力發展大規格魚種集約化養殖,建成魚種培育供應基地,截止目前,我縣養殖面積共94725畝。其中稻田養魚61800畝,池(山)塘養魚面積1350畝,水庫養魚9320畝,攔庫叉、庫灣養魚面積20925畝,濾食性魚類網箱養殖面積350畝,其它養魚面積980畝。

目前,已開展對塘頭特色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建設和鸚鵡溪集約化流水養殖的技術指導。使我縣的水產養殖技術得到大幅度提高,養殖生產配套的技術推廣體系、苗種供應體系和病害防治體系得到建設和完善。

抓牢水產技術服務,為水產苗種與增養殖業“護航”

轉變傳統生產方式,建設“生態、安全、優質、集約、高效”的生態漁業,大力發展土著水產種苗產業,積極開展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發揮水產技術推廣站種苗、技術優勢,提高種苗業的生產經營能力。開展土著魚類良種培育,選育水產特優品種。強化資源增殖養護工作。提高資源增殖苗種檢驗能力,依托縣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建設技術水平較高、管理科學規范的檢驗檢疫體系。增強漁業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建設,降低漁業生產風險,保障漁業生產安全。

堅持“雙向”隊伍建設,提高水產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加強漁政“執法管理”“強化服務”能力建設。充實穩定隊伍,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以“精簡、高效”為目標,完善漁政執法、安全監管、船舶檢驗、項目管理、機關管理等管理制度,牢固樹立“以漁民為本”的行動指針,轉變工作理念和方式,實現從“漁政管理”的工作方式轉變為“漁政服務”。

為適應漁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要認真做好對漁民的培訓工作,把促進漁業發展擺到重要位置。結合本縣實際,制定全縣漁民培訓計劃、培訓目標,逐步完善考核機制,聘請具有培訓資質機構進行培訓。讓漁民們熟知漁業法律,有效掌握捕撈作業所需的基本技能,掌握安全救生基本知識和技能,切實保障廣大漁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規范本縣漁業安全生產秩序。

作者單位:思南縣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真人国产作爱免费视频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 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天天综合天综合久久网 | 正在播放90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