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3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居全市第4、咸水歌登上央視大舞臺、U12亞洲少年棒球錦標賽贏得滿堂喝彩……剛剛過去的2016年,東升鎮喜訊不斷、精彩連連,一座充滿活力的和美小鎮正以嶄新的面貌示人。
在新形勢下,東升鎮將如何把握發展機遇、繼續引領創新發展?日前,東升鎮黨委書記王立群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要把特色小鎮作為全鎮經濟和城鎮轉型的切入口,以棒球和脆肉鯇為支點打造兩個“特色小鎮”。
A 裝備制造 培育百億級產業集群
南方日報:去年以來,東升鎮高度重視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并提出了“百億集群”的目標。在發展裝備制造業方面,東升有怎樣的基礎和優勢?
王立群:自2012年被省科技廳授予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鎮以來,我鎮裝備制造業發展迅速,注塑機、鍛壓機、走心機、CNC車床、塑膠模具、燃具檢測儀、家用醫療器械、園林用具等行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過去兩年,東升鎮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力勁公司兩次代表中山參加珠西裝洽會。目前,東升鎮主動發揮其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積極實行靶向招商,務實打造占地300畝的中港精密鑄造產業園,并力爭3—5年內把數控機械產業培育成為百億級產業集群。在省、市工作母機政策的推動下,全鎮工作母機企業入庫達31家,總量位居全市第3位。去年前10月,工作母機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裝備制造企業發展呈現穩健態勢。
南方日報:目前東升裝備制造業取得了哪些突破?還有哪些短板需要補?
王立群:盡管成效明顯,但東升裝備制造的總體水平還不高,結構性問題突出,主要表現為: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規模不大、層次不高等等。
下一步,東升鎮將從以下幾方面補齊短板:一是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中心環節,鼓勵企業著眼于前沿領域,開展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提高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二是培育龍頭企業。重點扶持具有總體設計、系統集成、成套生產、配套服務等“一攬子”能力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推動企業占領國際國內競爭制高點。三是構建產業集群。充分發揮區域特色產業優勢,以工業園區或工業功能區為載體,培育產業特色突出、專業分工合理、協作配套完善、創新能力較強的創新型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
南方日報:最近兩年東升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增長速度引人注目。去年初東升更提出了“兩年內新增100家規上限上企業”的目標。目前進展如何?
王立群:去年以來,我鎮把企業上規上限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先后制定了《東升鎮扶持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對新增的規上限上企業在積分入戶入學、融資、扶持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把上規上限工作按屬地管轄原則納入部門和村(社區)的年度考核范疇,明確工作目標,強化責任落實。2016年,全鎮已新增53家規上(限上)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形勢喜人。2016年,我們制定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申報工作實施方案,做到精準扶持。先后組織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2家,前兩批申報的16家企業已初步通過審查,超額完成市下達的考核任務。目前,全鎮高新技術企業總量居全市第4位,產值近40億元。
B 棒球小鎮 引領全鎮經濟轉型
南方日報:中山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兼具旅游與社區功能的主題特色小鎮。東升鎮有怎樣的規劃?
王立群:東升特色產業突出,文化底蘊深厚,在打造特色小鎮方面有獨特的優勢。經過幾十年的工業化,我們的產業仍然以低端制造業為主,以土地投入發展經濟的模式已難以為繼。
特色小鎮,正好是東升全鎮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我們的規劃是,打造兩個“特色小鎮”。其中一個就是棒球特色小鎮,這既符合黨中央關于健康中國的部署和發展體育產業的號召,也符合中山打造健康城市的實際。
南方日報:為發展棒球產業,東升曾提出了“四個一”工程,如今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王立群:10年前,中山市第一支棒球隊在東升誕生。在“中國棒球之父”——梁扶初之子梁友文的親自指導下,東升大力推廣普及棒球運動,組建了中山棒球熊貓隊、熊貓棒壘球俱樂部。
目前,鎮內20所中小學全部開展棒球運動,每所學校都有專項棒球經費,全鎮共有少棒隊員共500多人。東升高中成為中國中學生棒壘球訓練基地,全鎮有10所中小學成為中國學生軟式壘球實驗學校,基本形成一個有效的校級梯隊。2011年起,東升已成功舉辦六屆“熊貓杯”全國少年棒球邀請賽,承辦五屆全國青少年棒球A組錦標賽。經過十年的發展,棒球逐漸發展成為東升鎮一張亮麗的新名片。
兩年前,東升鎮曾提出打造“中國棒球小鎮”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四個一”工程,即培養一支高水平隊伍、舉辦一項高規格的賽事、建設一個國際標準的比賽場館、培育一個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如今看來,“四個一”工程已基本完成。
南方日報:一個月前,U12亞洲青少年棒球錦標賽在東升打響,引起全國乃至亞洲的關注。這個“小目標”完成之后,東升棒球有怎樣的新目標?
王立群:這次大賽的帶動作用是立竿見影的,大賽期間的人流非常可觀,東升棒球知名度大幅提高,中山周邊的日韓企業紛紛組織員工到現場為本國選手加油。不久前,韓國釜山棒球俱樂部已與東升的企業簽訂協議,計劃打造棒球訓練場館。
下一步,東升鎮將牢牢抓住國家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契機,加快完善棒球產業發展路徑圖,不斷發展壯大棒球產業,以此推動東升經濟和城鎮轉型升級。包括建設一個國際標準棒球場、一間棒球主題酒店、一所棒球培訓學校,以及“中國棒球名人堂”。
這個項目位于廣珠城軌東升站附近,占地面積約300畝,我們將通過TOD項目綜合開發,計劃通過新型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帶動地方經濟結構優化和轉型發展。
C 脆肉鯇小鎮 引入風投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
南方日報:東升脆肉鯇在全國久負盛名,脆肉鯇是一條有名的“富民之魚”,養殖戶、流通戶受益無窮。今后如何將脆肉鯇產業進一步提升?
王立群:東升是“中國脆肉鯇之鄉”,脆肉鯇養殖面積約占全市70%,每年脆肉鯇銷售額超過10億元,“東裕牌”脆肉鯇獲得農業部金獎,可以說產業基礎非常好。
我們計劃從以下幾方面鞏固優勢、打造脆肉鯇小鎮。一是引入合作社,把過去分散養殖變為抱團合作,通過現代農業公司建立追溯體制,從源頭上把控食品安全;二是引進大型的冷鏈加工企業,開展脆肉鯇食品的深加工,降低倉儲物流成本,重點開拓四川、重慶的大西南市場;三是引入風投機構,把全鎮的脆肉鯇養殖業打造為一個上市公司,打造一條既富民又富國的脆肉鯇現代農業產業鏈。
南方日報:去年10月,中山東升咸水歌登上央視“中國民歌大會”舞臺,成為地方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今后東升在發展咸水歌方面有怎樣的規劃?
王立群:咸水歌手和節目登上央視大舞臺,這對東升鎮咸水歌傳承發展是個極大的鼓舞。不久前我們召開會議明確提出,未來五年將把東升建設成為傳承咸水歌、凸顯嶺南沙田水鄉風情的特色文化強鎮,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咸水歌的傳承發展是其中一大重點。
東升鎮將大力實施咸水歌“四個一”工程,即打造一批咸水歌傳承陣地、建設一支咸水歌人才隊伍、設立一項咸水歌傳承發展基金、開展一系列咸水歌文化活動,進一步唱響咸水歌品牌。目前,東升鎮已設立了由鎮財政與社會捐助65萬元的“咸水歌傳承發展基金”,成立了咸水歌傳承發展中心。前不久,還開展了面向全國的咸水歌歌詞征集大賽活動。未來五年內,計劃增設兩個咸水歌傳承基地,一個是鎮屬小學,另一個是旭日中學或東升中學,以解決中小學之間傳唱“斷層”的問題。
■樣本 農業名宿打造可溯源的“綠色脆肉鯇”
從105國道沿為民路直入5公里,一家名為“君有飼料”的企業映入眼簾。這家去年才遷入東升的企業,2016年銷售額已突破4億元。用兩年時間走過了行業十年的歷程,這無疑是超常規發展的典型。
2014年之前,君有掌門人蔣洪斌曾在省內一家著名農業企業擔任總裁,是業內的明星職業經理人。收購廣東君有飼料之后,蔣洪斌團隊對全省養殖業作了全面的調研,最終選擇東升脆肉鯇這塊金字招牌作切入口。
“四大家魚中鯇魚養殖面積最大,每年全國總產量超過300萬噸,市場前景很好。”蔣洪斌說,珠三角9市之中,中山脆肉鯇的養殖最專業,技術最成熟,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就這樣,君有從臺山遷到了東升。
從脆肉鯇飼料到脆肉鯇育苗,再到養殖整體解決方案,作為早已獲得行業榮譽“大滿貫”的人物,蔣洪斌是帶著整體產業規劃來的:用兩三年時間沉淀,再啟動脆肉鯇的產業化運作。
“我來到這里,已經做好了承受各種挫折、遭遇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但東升的脆肉鯇養殖已經到了發展的拐點,主客觀各種因素逼迫君有不得不加快速度。并且蔣洪斌發現,中山的營商環境、東升脆肉鯇的產業基礎遠比想象中要好。
2015年,年輕的君有成為農業上市公司大北農的控股公司,充足的資本為企業超常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蔣洪斌計劃,未來將在脆肉鯇餌料、養殖過程、成品等多方面下工夫,以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模式打造一條綠色脆肉鯇產業鏈,全面提升產業的整體價值,最終走向資本市場。
目前,君有已在東升整合了3000多畝連片脆肉鯇養殖基地。未來三年,這個數字將有望突破1.8萬畝,一個“水中的溫氏”正在加速崛起。
(王立群:東升鎮黨委書記)
●南方日報記者 趙威 鄭平 通訊員 胡濤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日報 2017-01-0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