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勇會:加速網格化建設深化鄉村大治理

[ 作者:劉勇會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02 錄入:王惠敏 ]

今年來,道縣堅持將農村網格化建設作為深化鄉村治理的頭號工程來抓,積極創新思維,突出多級聯動,注重把民生工程辦成民心工程。

1、突出黨建引領,加速讓網格化“紅”起來。堅持書記抓書記。把農村網格化建設作為黨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高位推動全縣農村網格化建設,嚴格按時間節點部署推進工作。按照黨委主導、政府主抓、鄉鎮主體、村組主人的原則,縣委、縣政府負責方案制定、資金籌措、人員調配等宏觀層面,明確鄉鎮(街道)為農村網格化建設主體,鄉鎮黨委書記負總責,因地制宜統籌推進;村組為具體落實主體,村支部書記為落實第一責任人,形成了書記抓、抓書記,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體系,真正把黨建引領網格化建設的政治責任任務落到實處。堅持網格建網格。按照“網格化推進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的領導核心就發揮到哪里”的原則,我縣農村網格化建設實行“雙網同建”模式,一方面根據地域條件,按照200戶或500人左右的標準劃分農村網格,每個村的區域分成若干網格,繪制遙感衛星網格區域圖,在圖上標明網格、網格員、聯系電話等,便于“網”民互動。目前,完成全部20個鄉鎮(街道)“三個中心”建設,以及第一批53個貧困村“一委兩會兩站”建設,其中53個貧困村共劃分網格254個,剩余所有農村網格化建設已于8月份全面啟動,到年底將高標準完成80%以上的農村網格化建設。另一方面,按照“黨旗插在網格中,黨組織建在網格上”的原則,把農村黨員全部調整劃分到網格中,并根據黨員分布情況,單獨或聯合組建黨支部或者黨小組,確保每個網格都有黨組織,每位黨員都在網格中,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目前,全縣貧困村100%的網格都建立了黨組織,形成了“縣委、鄉鎮黨委、村支委、網格黨小組”的四級黨建工作網絡,實現了貧困村網格化黨建全覆蓋,初步實現了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目標。

2、突出融合建設,加速讓網格化立起來。一是注重資源整合。針對農村網格化建設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結合鄉鎮區劃調整實際,大力推進服務場所、服務人員、建設資金等多方面整合,實現資源利用和效益發揮最大化。按照“場所聯合、職能整合、人員融合”的原則,有效整合現有資源,建立工作機構、配備工作人員、購置辦公設備。整合鄉鎮內設辦、站、所的職能和人員,建立網格化管理機構,構建大部門工作機制,即整合鄉鎮(街道)原社會事務職能,建立網格管理中心;整合鄉鎮(街道)原勞動保障、民政、計生、國土等職能,建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整合鄉鎮原政法、信訪、司法等職能,建立綜治信訪維穩中心。依托村活動室,設立網格管理便民服務站、綜治信訪維穩站,成立村網格管理便民服務站,站長一般由村(社區)支部書記、村主任兼任,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責。二是注重建設融合。堅持融合思維,統籌推進。在資金籌措上,采取財政以獎代補、涉農項目資金整合集中使用、打捆融資招商建設等方式,著力保障網格化建設需要。今年,縣財政安排2360余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網格化建設,比預計建設成本節約了20%左右,鄉鎮“三個中心”的辦公設施建設每個鄉鎮約8萬元,貧困村“一委兩會兩站”的辦公基礎設施、村牌路牌標識、電子視頻頭安裝等,每個村安排約10萬元。在建設內容上,與美麗鄉村、精準扶貧、鄉村旅游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工作相結合,通過購買服務、打捆建設的方式,一次性整體實施農村電子監控、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村莊規劃、農村自來水工程等“四個全覆蓋”工程。其中,計劃投入1.15億元,全面實施農村電子監控系統建設,在全縣范圍內安裝4600多個高清視頻攝像頭,力爭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電子監控全覆蓋。三是注重部門聯合。在農村網格化建設中,細化明確成員單位、鄉鎮(村)職責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凝聚工作合力。鄉鎮、村切實承擔起網格化建設主體責任,主動作為,全力而為。各職能部門認真履職,積極參與,齊抓共管。其中,縣委組織部黨建室、縣委政法委網格管理中心、縣財政局評審中心聯合制定農村網格化鄉村兩級服務場所建設標準范本,民政部門負責農村網格化路牌、門牌建設;縣委政法委會同縣“兩辦”督查室,按照工作時間節點,對網格化建設進行密集督察督辦,僅7月份就下達交辦督辦事項172件。

3、突出服務便民,加速讓網格化實起來。一是推進服務權限下放。根據農村地區地廣人稀、縣鄉兩級行政管理力量有限的現狀,按照管理下移、服務下沉的要求,科學編制服務下放清單,加快便民服務權限下移,賦予村支兩委鄉鎮黨委政府部分管理權限,盡快讓群眾辦事從“進多家門”到“進一家門”,從“多次找”到“一次辦”,變“群眾跑”為“干部跑”,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全縣共下放農村服務清單45項,其中能直接辦理的21項、代辦21項、授權辦理3項。如,村里實行網格化后,橫嶺瑤族鄉天鵝嶺村五組村民無需輾轉奔波,在家門口就能從村便民服務站領取到自己的養老金。二是推進服務力量下沉。按照人隨事轉、人在網中,信息集合、一網打盡的原則,著力推動農村社會管理服務力量下沉,優先從駐村民警、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駐村扶貧隊隊員等人員中選聘農村網格管理站站長或網格員,由他們與擔任網格員的村支兩委干部一道,定期走訪,深入掌握網格里社情民意,有效架起黨群干群溝通的“連心橋”。目前,全縣53個貧困村的254個網格員按照“每天采集錄入3戶信息、一天做1件好事、上傳1條民情民意”的工作目標,收集采集基礎信息20133條,上報民情民意2056條,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76件。同時,鄉鎮、村組組織義務巡邏隊,常年開展網格化巡邏防控,保障群眾安居樂業。在農村網格里開展“平安家庭示范戶”創建,將平安創建的觸角延伸至廣大農村地區。三是推進服務管理下移。緊緊依托網格化管理平臺,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快速反饋與聯動處理機制。凡是小矛盾,一般由村里網格員解決;解決不了的,由鄉鎮政府解決;凡是涉及縣職能部門的,由鄉鎮政府負責協調解決。鄉鎮解決不了的,由當地黨委政府上報到縣網格管理中心,再交辦到相關職能部門辦理。村里矛盾糾紛和群體性訴求解決情況,通過網格“民情公示欄”平臺予以公布,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糾紛不上交,促進了全縣農村地區和諧穩定,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人民滿意”的目標。今年上半年,道縣綜治民調在全省128個縣市區(管理區)中排前30位,同比前移40名,首次躋身全市前三名,創道縣綜治民調歷史最好成績。

作者系中共道縣縣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月刊《研究與決策》2017年第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专区欧美日韩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对白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 色综五月亚洲欧美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