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以望聞問切護航扶貧資金

[ 作者:余志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07 錄入:實習編輯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3日出席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并講話。他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以扎扎實實的工作業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人民網7月4日)

  扶貧資金是指國家為改善貧困地區生產和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而設立的財政專項資金。扶貧資金,既是貧困地區人民的“保命錢”,也是精準扶貧的“助推劑”。 扶貧政策與資金的“最后一公里”能否順利抵達?如何確保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這不僅僅事關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更關系著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如期實現。為此,嚴肅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問題,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嚴懲不貸值得一贊。

  望聞問切是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縱觀近年來頻發的扶貧腐敗案,什么雁過拔毛,見縫插針,層層截留;什么無中生有,虛列戶頭,套取資金;什么借雞下蛋,隱瞞實情,賬外私分;什么權力尋租,貓鼠一窩,上下其手等等如是,讓原本是“雪中送炭”的扶貧進而衍生為個別人的“錦上添花”。究其原因,首當其沖的“望”不到位。沒有如“望診”一樣,對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測知內臟病變。也就是沒有對扶貧資金的管理從到位、使用、監督、審計、反饋等進行有效的跟蹤。以至于從最先的“病灶”判斷不準,繼而形成連鎖反應,讓扶貧資金沒有“好鋼用在刀刃上”。

  聞診,是通過聽聲音和嗅氣味,在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中,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簡單而言,之所以扶貧資金的“缺口”被屢屢打開,是監督部門失去了必要的“先知先覺”和防范于未然的警醒,懶政心作怪下的不聞不問。試想,誰貧困誰富裕這樣的“病因”都未能掌握;一個貧困村里有沒有產業,貧困戶會不會經營,如何幫扶脫貧,這在幫扶干部心里應該是再清楚不過的。只要稍加認真去實地調研,挽起褲腿去找、去看、去比對。那么,貧困戶病因未嘗不是不能知曉。看來,扶貧資金上出先“紕漏”,大多問題還是出在“人到心未到”上。

  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問”是扶貧工作最終要落實到基層關鍵。因此,要定期梳理匯總信訪舉報問題,建立問題線索移送查處機制,問題突出、反映集中的要督查督辦。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對扶貧工作不務實不扎實、脫貧結果不真實、發現問題不整改的要嚴肅問責,使脫貧成效讓群眾認可,經得住歷史的檢驗,確保黨的好政策落到實處,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如此一來,扶貧資金發放到哪里,法治監督就跟進到哪里。特別是監督部門,只要加強了與政府扶貧部門的聯系溝通,始終堅持扶貧資金的底數標準、政策依據與發放程序,排查漏洞與隱患,或許就能為落實扶貧政策“最后一公里”的保駕護航。

  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看清靶子才能擊中靶心,扶貧要見實效,扶貧資金不被不法分子所“覬覦”,必須運用制度、創新管理,把扶貧對象看一個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精精準準。只有嚴守“底線”、不越“紅線”、不觸“高壓線”,嚴格扶貧資金監督管理,才能少了利益心作梗,扶貧款的跑冒滴漏,存在利益輸送可能。當然,做到情況明、數字準、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做到失職失責就要被問責,亦是護航扶貧資金堅強保障。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 午夜精品网站亚洲一级在线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蜜芽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 午夜福利一区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