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促進農民增收。利用黨建引領、就業培訓、產業帶動、科技教育、金融服務、生態補償、基礎設施、住房安全、醫療救助、社會保障等舉措扎實開展幫扶工作,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農業為核心,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在全產業鏈轉型發展中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多的創業商機,不斷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繼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組織,帶動農民持續長效增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好美麗村莊建設。鄉村是包括農業經濟在內的多元經濟類型協同共生的空間,我們必須抓好農業農村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結合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污治理及耕地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搞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積極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化、產業化利用,大力整治農村環境。結合涵育文明鄉風工作,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創建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活動,弘揚鄉賢文化,讓農民在參與中受教育、提素質、樹新風。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增強鄉村內生治理能力是鄉村振興和保證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完善村務監督、村務公開、民主議事機制,充分調動農村居民直接參與農村公共事務決策和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完善村級服務站建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農村基層治理制度化、法治化、規范化。要努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合作社整合力度,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不斷加強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不負時代,不辱使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作者系四川省開江縣騎龍鄉六家壩村支部書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