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來自昭通市鹽津縣共和村的《通報》在網絡熱傳,通報顯示,該村三戶村民違規(guī)擺酒,將根據村規(guī)民約將此三戶村民納入“黑名單”,同時暫停半坡村民小組村民公路硬化的項目申報。事后,共和村所在落雁鄉(xiāng)對外通報,稱“暫停半坡村民小組公路硬化項目申報”的決定不當,責令共和村委會立即按照村民自治相關程序進行糾正。(2月4日 新華網)
一直以來,農村的婚喪嫁娶,作為人情往來,本意是維系情感,促進鄰里關系。但是在一些地方,人情消費逐漸摻雜了功利意識和攀比心理,加重了農村家庭負擔,影響了正常生活,使得好傳統(tǒng)變成沉疴陋習,帶壞了社會風氣。
治理這股壞風氣,從根本上改變鄉(xiāng)村不文明現狀,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黨員干部是“關鍵少數”。俗話說“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在群眾心中,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干部就是一個標桿,黨員干部的言行舉止流傳度高、示范效應強,容易為群眾所模仿。黨員干部熱衷于講排場比闊氣、大操大辦“紅白喜事”,就會助長攀比奢靡之風;黨員干部崇尚簡樸低調、杜絕鋪張浪費,就會引導務實節(jié)儉之風;黨員干部積極摒棄陋習舊俗、踐行新風禮儀,就會引領文明高尚新風。
因此,黨員干部要主動做移風易俗的宣傳者。從身邊做起,教育動員親朋好友及工作人員反對陋習、厲行節(jié)約、抵制浪費。利用好與群眾接觸的時機,向群眾傳播好、解讀好上級關于移風易俗的政策精神,宣傳好移風易俗帶來的各種好處,讓群眾理解政策善意、領會政策精髓、支持移風易俗工作。
上行下效,事半功倍。黨員干部要發(fā)揮好“關鍵少數”的作用,爭做移風易俗的引領者,以正確導向和行為示范帶動廣大群眾轉觀念、破舊俗、立新風,為營造文明和諧新鄉(xiāng)風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qū)洛帶鎮(zhèn))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