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各級財政預計投入四川省22個扶貧專項脫貧攻堅資金將達765億元。扶貧資金咋花的,省市縣鄉要公開賬本,各村要將公示貼在老百姓容易看到的地方,接受監督。這是記者在近日四川省財政廳召開的相關會議上獲悉的。(3月19日 四川日報)
近年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層出不窮,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有人無中生有、虛報套取扶貧資金;有人利用扶貧資金以權謀私、坐地生財;有人對扶貧資金張冠李戴、優親厚友,有人對扶貧資金雁過拔毛、順手牽羊,欺上瞞下、挪作他用。這些現象,屢屢刺痛著公眾的神經。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扶貧資金,既是貧困群眾的“保命錢”,也是精準扶貧的“助推劑”,承載著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的重要使命。所以,切實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用好專項扶貧資金,對于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說到底,用好扶貧資金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那么,如何確保扶貧資金都用在刀刃上?監督扶貧資金咋花的?筆者認為,一方面用好扶貧資金要樹立“高壓線”意識,加強扶貧資金安全使用及監管教育,明確扶貧資金用途和使用管理辦法,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浪費扶貧資金,牢固“扶貧資金高壓線”意識,認真管好用好扶貧項目資金。同時,嚴格落實財政扶貧資金“三專”管理制度。采取專戶儲存、專項管理、專賬核算,確保專款專用。
另一方面用好扶貧資金要認真落實公示公告制度和民主監督制度,扶貧資金項目計劃要在政府網上公告,在各鎮和村的政務(村務)公開欄公示7天以上,主動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同時,嚴格落實扶貧資金保障管理制度、項目驗收制度,嚴格落實財政扶貧資金定期審計、檢查、監督制度,防止扶貧資金被截留和移作他用。
當前,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涉險灘、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難度不小,壓力很大,而且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發揮好財政扶貧資金作用,切實提高扶貧資金使用質效,顯得至關重要。因此,嚴格落實扶貧資金公開和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對脫貧領域腐敗問題,發現一起嚴肅查處問責一起。這樣,才能把財政扶貧資金管好用活用出效率,才能讓貧困地區群眾享受到更多改革發展的紅利。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