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在中央會議上、在調研考察中,他多次就“三農”問題發表重要講話。
鄉村如何振興,就是要使鄉村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讓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深入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新時達“三農”工作總抓手,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因此,廣大黨員干部應加深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把工作見地落實,把鄉村建設好,讓農戶過上好日子。
要遵循鄉村建設規律。每個鄉村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獨有的發展規律,只有立足鄉村實際現狀,尊重鄉村發展已有規律,按照規律辦事,才能理順鄉村發展的短板,順應鄉村發展需求,貫徹正確的發展路線,防止走彎路甚至錯路。因此,基層黨員干部切忌貪快求大、刮風搞運動,盲目上項目。應謀求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之路,把握好建設深度、推進速度、財力承受度以及農民接受度,精準施策,按照既定的路線,苦干實干,穩扎穩打,用一點一滴的行動,繪就出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要有久久為功的堅定意識。鄉村振興牽涉關聯到農業、農村、農民各方面的發展、振興。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需要持續用力的系統工程;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需要久久為功的長期過程。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鄉村的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和美麗生活,需要廣大基層黨員干部通過長期艱苦的努力。唯有堅定的意志,保持耐心,加強信心,磨礪恒心,行動起來,一茬接著一茬干,方能一張藍圖干到底。
要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這句民諺,以淺顯的話語闡明了鄉村振興的深刻內涵。部分村民的富裕談不上鄉村振興,實現村民的全面小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振興。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應將一線調研常態化,察民情、聽民聲,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鼓勵和激發村民干事、創業的信心及激情,凝聚廣大村民創業增收、共同致富的堅定信念,腳踏實地、戮力實干,帶動全體村民,把握住鄉村快速發展的機遇,用勤勞的雙手致富、奔小康。
風正潮平,正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須策馬加鞭。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新作為。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持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補齊農村發展和民生短板,讓億萬農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作者單位:四川省蒲江縣國土資源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