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不擔心家鄉一時困境而是人心不思進取

[ 作者:段世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12 錄入:12 ]

“也許通過我的努力,我可以縮小我和大學其他同學的差距,但是我無法改變河南與廣東的差距,更無法改變農村和城市的差距。”

我的家鄉在河南省登封市的一個鄉村,我在那里生活了整整20年。直到2008年我和父親乘坐南下廣州的火車離開鄭州,我從未離開過河南,也從未坐過火車。火車奔馳了將近17個小時,因為我即將開始我的大學生活,更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次火車之旅,我一夜未合眼。心里夾雜著激動,更夾雜著恐懼。

從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來自河南農村,而我的大學同學則更多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城市,我與他們的差距在這之前的20年已經積累了很久也很多,如果我想在大學四年中彌補這個差距,那么我需要特別努力。

假如我在河南地區讀大學,不會感覺到有這么大的差距,但是我在廣州,這個差距讓我不得不加倍努力去學習,尤其是在英語方面,我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幾乎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在了英語上,用收音機聽廣播,看英文報紙,看英文小說。

在接下來的四年大學生活中,每年寒假乘坐火車回家是我最為幸福而痛苦的事情,幸福在于可以回家和家人以及朋友團聚過年了,痛苦在于每次看著車窗外的建筑由廣東的高樓和廠房變為河南的矮房和農田,更為讓我痛心的是每次目睹車廂中滿滿的農民工老鄉,他們衣著樸素,滿臉疲憊,歲數和我父親相近。每次看到周圍人嫌棄他們的目光,我就不禁會想到同樣是農民的父親,是不是也時常遭受那樣的眼光。

漸漸地,我發現我和大學其他同學的差距,以及河南和廣東的差距,本質上是農村和城市的差距。我也意識到,也許通過我的努力,我可以縮小我和大學其他同學的差距,但是我無法改變河南與廣東的差距,更無法改變農村和城市的差距。

“我擔心的不是家鄉一時的困境,我害怕的是家鄉的大人小孩不思進取,永遠這么困頓下去。”

農村和城市間發展的不均衡不是中國獨有,也不是最近才有,用古今中外來形容這個問題一點都不為過。

時至今日,我一點都不后悔我來自農村,也許我們家的經濟基礎不好,我的學習基礎也不如城市里的孩子,我的眼界閱歷也不如他們,但是孩童時期跟隨著父母勞作,我學會了中國農民身上獨有的特質:踏實,肯干,任勞任怨,堅毅等等。看到父輩們在農村辛苦的勞作,收入卻很微薄,溫飽問題雖然早已解決,但是生活條件還是很艱苦。

這還不是讓我最痛心的,讓我最痛心的是看到家鄉的孩子們早早都輟學了,要么在農村繼續父輩的生活狀態,要么是去城市務工,但是鮮有混出個模樣的,更多的人是繼續在同生計做斗爭。小孩們也是整天沉迷于網吧和手機,我在思考,我的家鄉再這樣下去,何時可以走出困境,何時可以達到大城市的生活水平?

我擔心的不是家鄉一時的困境,我害怕的是家鄉的大人小孩不思進取,永遠這么困頓下去。更讓我害怕的是,家鄉的孩子們,不知道他們和外界的差距,不去思考自己的出路,整日渾渾噩噩的度日,年復一年,一輩跟著一輩。

“初中和高中時期,每年的寒暑假是那么的無聊,假如周圍也有這樣一個圖書館可以進去自由挑選,而且還是免費的,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直到2011年7月,那年暑假我因為留在學校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初試,沒有回家,在學校里整天就是看備考指定書目,也看了一些和學業完全無關的人文類書籍來調劑枯燥的備考時光,看人文類的書籍從高中時期就是我的一個課余愛好。

那年暑假讓我終生難忘的一本書是唐德剛著的《胡適口述自傳》,那本書中介紹了胡適的成長和求學經歷,對我啟發很大。使我意識到,唯有重視教育才是我的家鄉乃至農村的唯一出路,而閱讀則是教育的核心,書籍更是教育的核心載體。也就是在那個暑假,我萌生了一個夢想——想在我的家鄉河南登封籌建一座純公益性的圖書館,讓家鄉的孩子們有一個可以學習和閱讀的地方。

至今我還清晰的記得,初中時期在我步行可及的范圍內,只有一個很小的書店,里面售賣的書籍不僅價格偏貴,而且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即便如此,每次當我向父母要錢買書,父母雖然因為經濟困難的原因很為難,但是很少拒絕我的請求,在初中時期我也買過那么幾本書,不過以現在的目光來看,由于當時的眼界有限,看的書幾乎毫無意義。

高中時期,我進入到縣城的重點高中學習,周末可以去縣城的書店里看書,因為買不起書,只好站著看書,甚至中午都舍不得在外面吃一頓飯,因為當遇到很喜歡的書的時候,我只能從自己的生活費中拿出錢來買書。

到了大學時期,則可以去學校的圖書館中免費地借書看書,我的借書證上幾乎每次都是滿滿的書單,與專業有關的,和專業無關的都有。

大學時期是我閱讀的高峰期,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初中和高中時期,每年的寒暑假是那么的無聊,假如周圍也有這樣一個圖書館可以進去自由挑選,而且還是免費的,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在城市中,幾乎每個城市都一個公立圖書館,不管利用率怎么樣,總會有一個圖書館,大城市的圖書館則更是學習的天堂。我現在上海讀研究生,每次當我去到上海圖書館或者上海書城逛的時候,里面總是人山人海,這更讓我意識到家鄉和大城市的差距了。

“一本書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而農村人卻無書可讀,永遠無法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理想。”

2013年7月份,我在上海讀研究生的第一年,我和幾個同是河南登封的朋友商討這件事情——在我們家鄉籌建一座公益性圖書館的事情,他們都表示贊同,大家一拍即合。

我們立即決定開始募集資金,每人每季度捐出100元錢作為將來籌建圖書館的經費。我們希望可以有一群人,雖然人已經不在家鄉,但是仍舊心系家鄉,想為家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每個季度都愿意捐出自己收入的一小部分,作為圖書館的經費。我總是和朋友們說,把圖書館建起來很難,怎么樣讓這個圖書館可以持續地經營下去,并且可以發揮出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更難。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一天在我的家鄉,乃至中國所有的鄉村,都像大城市一樣有一座自己的公益性圖書館。鄉村的圖書館可以很簡陋,書籍可以不那么豐富,但是這并不妨礙它作為農村人豐富自己精神家園的天堂。

我至今都覺得,一本書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而農村人卻無書可讀,永遠無法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與經濟上的拮據相比更讓人可怕的是精神上的匱乏。

我不想看到農村人陷入經濟拮據與精神匱乏的惡性循環中,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最好的辦法就是從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可以力所能及地為家鄉做一些事情,幫助農村人走出這個惡性循環,不要讓他們也像自己一樣這么困頓。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我的農場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夜夜夜夜夜国产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思思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