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我始終關注農村的發展問題,現結合我們村的現實情況就農村發展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相關方面的關注與重視。
農村發展的第一個瓶頸:缺乏核心領導團隊,各自發展,難以形成規?;?、產業化、長期化發展。
根據我的觀察,之前農村主要有村兩委(大約3人)加各隊隊長組成村集體發展決策層,而目前大部分只剩下村兩委,這就使得農村的核心領導團隊欠缺,大部分村兩委承擔的任務變成傳達上級通知,協助開展各種補助的發放。加之,現有的村兩委干部自身還有自己的田地需要耕耘,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很少有村兩委組織村集體產業發展或者為村集體發展貢獻智慧。這主要是由于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主要是中老年人,缺乏創新精神,不敢冒險,這樣農村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一個家庭蓋得新房價位與是否買車。這就導致農村的面貌雖然有很大改觀,但是很多內在的提升與資源的整合利用跟不上,年輕人只能外出打工掙錢,不利于形成村集體自身的產業基礎與便利的公共服務體現的建設,相關內容將在下文呈現。當然我國目前正在大學生村官、駐村干部等改革措施,但是由于這些群體還不能完全覆蓋及工作周期較短,并不能解決上述問題。
農村發展的第二個瓶頸:房屋等基礎設施建設缺乏規劃,存在要面子的心理表現,資源可能大面積浪費。
仔細觀察農村近幾年的變化,可以發現雖然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觀,但是基礎設置建設與規劃不符合發展需求。隨便去鄉村轉一圈,每村都有二三十戶二層小樓房,讓人第一眼看去不禁感慨真富裕啊,都流行起建一二十萬的樓房了。但是仔細觀察,我們發現很多新房僅是為了迎娶媳婦蓋得,年輕人結婚后就外出打工了,空樓無人居?。贿€有一個現象就是這些樓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沒有車庫,這顯然不符合年輕人的現實需求。現有的樓房面積是根據以往農村需要屯糧食、保存農具與飼養家畜等而建設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這些物品在家里需要的空間并不像過往那么大了,這樣就造成住房的大量浪費,而住房空間的大一則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建設成本,二則意味著土地資源的浪費,很多家庭為建設樓房將多年的積蓄全部用到上面,生活非常節儉,不符合農村未來合村并鎮,產業化、規?;l展的需要。以上現象顯然是農村缺乏規劃的體現。另外一個明顯的現象是現在農村的垃圾亂堆亂放,農村沒有下水道,這個問題在以期不是多大問題,但是隨著農村的發展這個問題已經成為農村發展的客觀現實,而這就需要村兩委聯合全體村民協商解決,而我們已說第一個瓶頸就是這。
農村發展的第三個瓶頸:村小學、鄉初中的大面積倒閉。
也許在這個問題上教育主管部門認為他們整合教育資源,關閉不符合“標準”的村小學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我們在這個問題也贊同上述看法,但是我們認為其在操作中存在過急行為,有可能導致斷層現象。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與我國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的需求,我國在2005年之后合并關閉了很多村小學,這些教育了很多代農民子弟的小學與初中,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里就成為了歷史。雖然我們這在很多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農民子弟必須面臨從小學就前往縣城上學的命運,被各種就學壓力所壓迫。據觀察,現在很多農民子弟的母親都是陪著自己的小孩在縣城學校周邊租個房子居住下來,以便照顧孩子。而這一批學子少了農村孩子的氣息,對農村缺乏感情,有享樂主義的傾向,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我們很難指望他們回到農村建設家鄉。與此同時,很多跟不上的學生面臨著巨大的求學壓力,初中變少,競爭巨大,如果跟不上就輟學回家,我們對這部分群體也深表擔憂。
農村發展的第四個瓶頸:信息落后,不會利用社會發展的成果。
現今時代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社會發展迅猛,信息資源的便捷傳遞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現在農村的網絡普及率很低,一則是留存中老年人大部分不會利用網絡,二則是一年幾百元的網絡開支農民不舍得發。這樣就造成本來農村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機遇但是利用不上,沒有充分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如網絡購物。本來農民可以利用網絡銷售與購買農副產品,從中收獲更高的價位,但是現在大部分農民是沒有這個技能渠道的。再一個不得不提的是這實際上是與農村的物流發展有關,但是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領取快遞還需要到鄉鎮,甚至縣城。
以上是我觀察到的幾個農村發展瓶頸,當然有很多考慮不周的地方,但是我認為這些瓶頸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例如農村的物流發展,如果能夠打通農村的物流通道,我想農村的發展速度將會有個質的突破,因為其會引發產業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轉自:頭條問答 2016-05-2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