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浙江省平陽縣萬全鎮周垟村發生了一件怪事:在該村黨支部換屆推選投票中,此前被評為全省“千名好支書”的現任村支書繆小祥得票數竟然只排到第四。(5月3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組織和群眾眼里的“好支書”緣何得票數少得出乎意料?這的確是件怪事。但在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之下,再如何怪的事也得原形畢露。從去年到今年,各級各地相繼進入換屆選舉的重要而敏感的時期,極少數地方極少數干部“總開關”沒把好,念起了歪經,為了拉票,贈送超市購物卡、代金券、煤氣票甚至紅包賄選的;為了上位,組織親朋好友,收買人心,拉票不成便大鬧選舉現場;為了擠掉競爭對手,一方面千方百計經營好“與權力的關系”,另一方組織同伙惡意誹謗、攻擊對手,大搞“暗箱操作”。
換屆選舉是一件極為嚴肅的事,嚴肅換屆紀律、確保換屆選舉期間風清氣正,不只有關系著換屆選舉法規是否得到維護,人民群眾的選舉權、被選舉權是否得到保障,選舉的公開、公正、公平是否得到體現,更影響著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權威形象,關系著黨的執政根基是否牢固。雖然不管心懷叵測者如何破壞換屆選舉秩序,即使僥幸當選,也必然是“紙包不住火”,遲早是要露出馬腳、受到法紀嚴厲制裁的。
監督缺位無疑是滋生選舉腐敗的根本誘因之一。一些黨員黨性不強,脫離組織監管,為了蠅頭小利、人情關系而罔顧公正和選舉紀律;個別領導干部,長期獨攬大權、獨斷專行,喜歡搞“一言堂”,沒有強有力的監督制約,在權色利益誘惑下,放棄為官做人的原則和底線,暗地收受賄賂,暗示人事部門負責人“想方設法”上行賄者當選。明面上,這緣于個別黨員干部價值觀扭曲;根子上還是緣于權力失去相應的監督。從選舉之初,選舉紀律的宣傳,對干部群眾的法規培訓,再到對候選人、當選人的政治審查、紀律審查、公示,其間任何一個環節如果沒有處于紀檢和群眾的嚴密監督之下,就會給“暗箱操作”的機會。實際上,只要監督陽光普照無遺,又豈容破壞選舉紀律的行為發生?
對拉票賄選要堅持“零容忍”。拉票賄選性質惡劣,影響極壞,且后續的負面效應在短期內難以根除,必須要堅決防止。黨的十八大以來發生了幾起影響很大的拉票賄選案,給全面從嚴治黨敲響了警鐘。嚴肅換屆紀律,確保選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干部,就必須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把好干部選任關,將合法、公開、公正、規范、民主等原則貫穿于選舉全過程各環節;要對任何破壞選舉秩序、紀律的行為“零容忍”,要采取經絕對高壓的態勢,予以從嚴執紀問責,實行“一票否決”、“連座制”、“責任倒查”、“終身追責”等制度,以“帶電高壓線”管住權力,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形成“不敢”、“不能”、“不愿”的氛圍。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