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中西部地區大旱引發了玉米、小麥、大豆等農產品期貨價格持續上漲。不過,隨著未來天氣有所改觀,這種持續上漲局面可能難以延續。8月1日,由于投資者在高點進行獲利回吐操作,再加上美國中西部未來將出現降雨,芝加哥各類農產品期貨價格全面下跌。專家認為,美國不會出現糧食不足的問題,但短期內食品價格將受到影響。圖為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塞米諾縣農田里
受異常天氣影響,美國、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的糧食生產低于預期。期貨市場上,在投機資金的推動下,玉米、大豆和小麥等糧食品種的價格波動劇烈。由于此次上漲幅度最大的并非大米類谷物,不會對世界糧食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糧食儲備充足,
無需為糧食安全擔心——
世界銀行發表聲明稱全球糧食供應不會出現短缺
世界銀行7月30日發表聲明稱,根據目前的產量預測,全球主要糧食品種供應將不會出現實際短缺,但由于產量可能受到天氣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將更容易波動,世行對此已備好應對之策。
世行在這份聲明中表示,受美國異常干旱天氣、歐洲一些國家持續降雨以及俄羅斯、印度等產糧國降雨不足等因素影響,國際糧價出現上漲。糧價波動造成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世行認為,盡管很多谷物價格明顯上漲,但目前情況不同于2008年出現的危機。2008年,大米和小麥價格漲幅最為明顯,而今年價格上漲主要集中在非大米類谷物上,包括小麥、玉米和大豆。自6月中旬以來,小麥價格已上漲超過50%,玉米價格漲幅超過45%,大豆價格自6月初以來上漲接近30%,與去年年底相比上漲近60%。
世行指出,目前大米現有庫存水平適度,而且原油、肥料和國際貨運價格均低于2008年,這將有助于降低糧食進口和下一季糧食種植成本。一旦情況惡化,世行將通過增加農業投資、提供政策建議和快速通道融資等方法為成員國提供幫助。此外,世行還將與聯合國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合作,以提高糧食市場透明度,并幫助成員國政府及時對全球糧價上漲作出政策響應。世行預計,2015年之前,糧價會持續波動,漲幅超過平均水平。不過,糧價上漲能夠給貧困農民帶來亟須的收入,使他們能夠投資,增加產量,從而為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做出相應的貢獻。
世行行長金墉表示,糧價上漲將影響到眾多家庭生活,世行正密切關注糧價,以幫助各國政府制定適當政策。短期內,學校供餐計劃、現金轉移支付等措施將有助于緩解貧困家庭壓力;中長期來看,貧窮國家需要有效和穩定的政策以及持續的農業投資,不能讓短期的糧食價格上漲對世界最貧困和最弱勢的人群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據悉,從2012年7月起,世行的緊急應對援助將通過國際開發協會的“危機應對窗口”以及最近批準的“即刻響應機制”撥付,為未來提供緊急援助奠定基礎;國際金融公司將在“重要大宗商品融資計劃”里投入10億美元,目的是支持關鍵農產品和能源相關產品貿易,以幫助降低糧食和能源短缺風險,改善世界最貧困國家的糧食安全。
美國農產品供應依然充足
美國干旱監測署日前公布的一份報告警告說,美國正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旱情。并且已經推高了美國玉米、大豆和其他農產品的價格,造成食物價格上漲。
7月30日,芝加哥各類農產品期貨價格強勁上揚。當天,玉米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合約收于每蒲式耳8.1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20.75美分,漲幅為2.6%。小麥9月合約收于每蒲式耳9.14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16.5美分,漲幅為1.8%。大豆11月合約收于每蒲式耳16.43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41.75美分,漲幅為2.6%。
雖然輿論普遍認為,美國不至于出現糧食不足的情形,但美國國內糧食以及相關食品價格上漲卻很明顯。美國農業部日前表示,目前席卷半個美國、嚴重程度創歷史紀錄的旱災將會把明年的食品價格推高3%至4%,牛奶、雞蛋、牛肉、禽肉和豬肉價格都將受到影響。蔬菜、水果及加工食品受到旱災災情影響程度較小,估計不會有太大的價格變化。上述數據是美國農業部在考慮旱情因素后首次做出的食品價格預測。該機構預測,美國今年的食品價格增長幅度穩定,保持在2.5%至3.5%之間。
此間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美國農產品生產形勢也將對其他國家造成影響,因為美國的糧食出口在過去幾年中已顯著增加。美國是全球玉米、大豆與小麥的最大出口國,美國糧價上升將推高進口國的食品價格。這場美國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將使未來全球糧食供應吃緊,進而推高世界糧價。
美國作為世界糧食生產和出口大國,一方面因國際糧價急劇上漲獲益,但另一方面也要面對糧價上漲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負面影響,高食品價格與高燃料價格一樣,可能成為未來美國人必須面對的生活現實。美國農業部經濟學家理查德.沃爾普表示,由于發生旱災,2013年將經歷高于正常水平的食品價格通貨膨脹,美國消費者將會感受到這一影響。他說,正常的食品價格通貨膨脹率約為2.8%,即使通貨膨脹率處于預測區間的低端,美國民眾明年也將發現自己的食品支出有所增加,超過通常水平。目前食品支出占美國消費者總支出的14%左右,已較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28%左右大幅下降,因此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已有所減小。但是,對于食品支出占收入比例更高的美國貧困人口而言,糧價飛漲則意味著可能出現溫飽問題。
鑒于全球糧價上漲等因素,美國在總額為2900億美元的2007-2012年新農業法案中增加了對食品券計劃的投入,幫助貧困人口應對食品價格上漲問題。據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美國今年依靠食品券生活的人口將從2007年的2650萬增加到2800萬,是食品券計劃實施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美國農業部的數據表明,養活一個低收入的四口之家的成本在過去的一年里上升了6%。這一形勢不僅意味著奧巴馬政府面臨更大的財政壓力,而且也要求美國當局采取更多切實有力的應對措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