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為了糧食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開始了?

[ 作者:喬納森?福利JonathanFoley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18 錄入:吳玲香 ]

我們在考慮環境危害的時候,一般容易想到洶涌的車流和高聳的煙囪,不會想到餐桌上的飯菜。但事實上,我們對糧食的需索正是地球所面臨的一大困局。

美國堪薩斯州斯科特城附近,武爾加摩農場一部聯合收割機的麥田作業速度可達每小時10公頃——還能一并取得實時產量數據。這樣的大型機械化農場出產著今日美國人的大部分口糧,大面積的單種作物種植,使農場不須花費很多勞力就能料理大片土地。農業是全球變暖的最大肇因之一,釋放的溫室氣體比世上全部汽車、卡車、火車和飛機合起來還要多。農牧活動占用了我們寶貴水資源的最大份額,同時也是污染大戶,因為化肥和動物糞便泄入自然環境,干擾了生態脆弱的湖泊、河流和海岸地帶。農業還導致生物多樣性加速喪失,每當我們開辟農場,就會損失重要的生物棲息地,許多野生物種因農業而滅絕。

在巴西的紐崔布拉斯豬場,鐵欄限制著母豬的行動,從而消除在哺乳時意外翻身壓死豬崽的風險。豬場的污染性很強,一只體重90公斤的中等豬每天能排6公斤糞便,但紐崔布拉斯豬場將糞便回收,用于生產肥料和甲烷電力。

工業規模的農場使用化肥和殺蟲劑,進行大面積單種作物種植,從而獲得高產量。

農業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挑戰,而當我們竭力應對全球對糧食的增長需求時,這挑戰會變得更加緊迫。單純的人口增長并非我們亟需增產糧食的唯一原因。世界范圍內的富有人群正在擴增,中國和印度尤顯突出,這種趨勢促使肉、蛋、奶的需求量上升,而用作豬、雞、牛飼料的玉米和大豆生產壓力增大。這樣下去,人口增長與膳食奢化的雙重催逼,將要求我們在2050年前讓糧食增產大約一倍。

巴西的曼蒂凱拉農場飼養著800萬只母雞,每日產蛋540萬個,傳送帶把蛋掃入包裝車間。40年來,發展中國家對肉類的需求增長了兩倍,雞蛋消費量則增至七倍,促使大規模畜牧企業迅速擴張。

年成意外的好,填滿了糧倉,又在地上堆積如山。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出產的玉米有很大一部分輸送給中國和韓國,供其飼養豬和雞。對禽畜飼料作物需求的增長,正是專家認為我們需要在2050年前令糧食產量翻倍的理由之一。 關于怎樣應對全球糧食挑戰,形成了兩極分化的陣營,一方立足現代化常規農業與全球貿易,通過現代機械、灌溉技術等實現增產、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立足地區性糧食系統與有機農場,認為小農戶也可以實現足夠增產。但我們沒必要二選一,單憑哪一方都達不到目的,不管著眼有機農場還是高科技大農場,應該兼收并蓄,取長補短。我們拿出了有望解決世界糧食難題的五個步驟。

艾斯特拉?孔多爾住在巍峨的秘魯安第斯山脈中,種著五個不同的土豆品種,收成拿到集市上賣;還有一種喚作“馬刷”的黃色塊莖是煮給自家人吃的。

第一步|剎停農業的足跡

我們為了種莊稼而開墾的土地加起來,已差不多有南美洲那么大。為了飼養牲畜,我們用掉的土地更多,相當于一個非洲。農業的足跡導致全球喪失了一個個完整生態系統,我們已無法再承受通過擴張農墾區來增產糧食的方式。用雨林來換農田,是我們對自然環境犯下的最嚴重的罪業之一,這幾乎不能使8.5億饑餓人口有一星半點的獲益。從雨林中清出的大多數農田對于世界糧食安全都沒有多少直接貢獻,卻是用來養牛、種植作為飼料原料的大豆、或生產木材和棕櫚油的。我們必須把遏止毀林當作第一要務。

巴西農戶從亞馬孫中清伐出這一片農田來種玉米,只有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百香果樹得以幸免。盡管減緩森林砍伐速度的事業有所進展,這個位于巴西北部的帕拉州去年卻發生了令人憂心的37%的增速。

第二步|從已有農田獲得增產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綠色革命利用良種作物、加量化肥、灌溉設施和農業機械提高了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糧食產量,但伴隨著巨大的環境代價。今日世界可以把注意力轉向非洲、拉美和東歐的一些不那么豐饒的土地。憑借高科技、精確農事系統以及借鑒有機農耕的手段,我們可以把這些地方的糧食產量提高幾倍。 第三步|更有效率地利用資源

既能實現高產同時又大大降低常規農耕作業的環境危害的辦法,我們已經有了:在電腦控制的拖拉機上裝配高級傳感器和全球定位系統,從而使肥料和殺蟲劑的施用具有更明確的靶向。許多種植者采用的是專為其土壤條件定制的復合肥料,這樣有助于把泄入附近水系的化學污染降到最低。有機農耕也能大大降低水和化學物質的用量——綜合使用覆蓋作物、護根層和堆肥,可以改善土質、節約水源和累積營養。許多農戶還改良了用水方式,把低效率的灌溉系統換成了精確指向植株的設施,如地表下滴灌系統。常規農業和有機農耕領域都可以提高單位用量的水和肥料換來的產糧量。

孟山都公司設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實驗室中,自動攝影室記錄著玉米植株的生長情況。該公司正試圖開發對水和肥料需求量較低的玉米、大豆品種——這是生物技術至今未攻破的難關。減少水、肥等農業資源的消耗,對未來幾十年養育全人類的大業至關重要。

馬里錫比的一座農場中,馬里亞瑪?凱塔在收花生。綠色革命的雜交種子、化肥、灌溉組合牌在非洲從未打出。但如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蘊含著全球糧食增產的關鍵機遇,因為其產量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第四步|調整膳食結構

如果能提高糧食直接被人類食用的比例,在2050年養活90億人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把今日世界的糧食全部換算成卡路里,其中只有55%被人體直接攝入,剩下的被喂給了家畜(36%)或轉化成生物燃料與工業產品(9%)。雖然我們許多人會食用來自養殖業的肉、奶、蛋,然而禽畜飼料中的糧食卡路里只有一小部分會轉化成我們的食物。每喂給動物100個糧食卡路里,用來生產牛奶可以收回40卡路里,產蛋可收回22卡路里,雞肉是12,豬肉10,牛肉3

巴西錫德羅蘭迪亞附近的這座加工廠中,每個月約有450萬只雞被屠宰、拔毛、分割、整理、包裝,再分發到世界各地:翅和爪大多供給中國,腿給日本,胸肉給歐洲。地球人都愛吃雞,這意味著雞肉產量的增長比豬肉、牛肉都快得多。尋找更高效的途徑來生產肉,以及在日常膳食中少吃些肉——哪怕只是少吃用谷物喂養的牛,多吃不太費飼料的雞、豬或在牧場上吃草長大的牛——可以為全球省下大量糧食。由于發展中國家是近些年剛剛富裕起來,在今后短期內不太可能減少對肉的食用,因此我們可以先集中改變那些已然食肉過量的國家。遏制用糧食作物制造生物燃料的做法,也對未來糧食安全有長遠的意義。

第五步|減少浪費

據估算,全球糧食卡路里的25%、糧食總重量的多達50%,在人們得以食用之前就損失或浪費掉了。對于富裕國家,浪費大都發生在居所、餐館和超市里。而貧國的糧食常常是在從農家到市場的路途中,因缺乏可靠的儲存及運輸條件而受損。發達國家的消費者只需減少菜肴的份量,設立節約機制。在所有增進糧食供應的方案當中,最行之有效的就是杜絕浪費。

美國加州格林菲爾德附近的巴塞提農場正在收割芹菜,準備發送給全美和亞洲的分銷商。薩利納斯谷這一帶號稱美國的沙拉盆,依賴地下水灌溉,如果目前的旱情持續下去就有受災風險。 這五個步驟結合起來,能讓世界糧食供應增加一倍有余,還可大幅減輕農業對全球環境的危害,但實施起來并不容易。這些解決方案要求人們在很大程度上轉變思維方式,不再是開墾更多土地,種下更多莊稼,使用更多資源。我們必須在增產糧食與維系一顆可供后代棲居的星球之間找到平衡。

眼下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刻,我們面對空前的糧食安全挑戰,又要維護整個世界的自然環境。為了應對全球糧食挑戰,我們所有人都要更懂得珍惜盤中之餐。我們要看得到食物背后農夫的辛勞、土地的賜予、水系與氣候的福蔭。當我們推著購物車走過超市的一排排貨架,我們的選擇將影響決定世界未來的天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夏地理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乱偷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一香蕉 | 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日本人妖一区视频 | 中文字幕无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