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提升農村住房的設防水平和抗災能力

[ 作者:新華社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16 錄入:吳玲香 ]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確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保障。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內,年均每百萬人口因災死亡率控制在1.3以內。建成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確保自然災害發生12小時之內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規劃》明確了十三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工作的主要任務。一是完善防災減災救災法律制度,加快形成預案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二是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明確中央與地方應對自然災害的事權劃分,強化地方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三是加強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與風險防范能力建設,提高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開展災害風險與減災能力調查。四是加強災害應急處置與恢復重建能力建設,穩步提升受災人員生活保障水平,把災區建設得更安全、更美好。五是加強工程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礎設施的抗災能力,提升農村住房的設防水平和抗災能力。六是加強防災減災救災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加強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發,推進新技術應用,促進防災減災救災產業發展。七是加強區域和城鄉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協調開展區域能力建設的試點示范工作,加強應急避難場所以及社區和家庭減災能力建設。八是發揮市場和社會力量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完善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政策。九是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十是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20152030年仙臺減輕災害風險框架》。

《規劃》還確定了包括自然災害綜合評估業務平臺建設工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減災應用系統工程、全國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工程、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和防災減災科普工程等5個重大項目。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社201711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 | 日本在线三级播放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三区 | 日本丰满的少妇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 | 一本久久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