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新年度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報告出爐,在“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下,玉米種植結構將進一步調整優化,東北地區大豆種植意愿增強,棉花、油菜、食糖生產也都呈現出恢復態勢。在國內政策補貼與市場大環境的雙重影響下,玉米、大豆、棉花等農產品的生產將發生怎樣的變化,敬請關注本期的農產品供需平衡表。
2017年5月10日,中國農業信息網發布了新年度(2017/18年度)我國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和食糖供需平衡表。這是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在農業全產業鏈信息調研和預測的基礎上,與生產、氣象、遙感等部門充分會商后,編制發布的新年度第一期供需平衡表,對2017/18年度的5大品種生產、消費、庫存、進出口、價格進行了預測,以發揮市場運行“風向標”作用。總體來看,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2017/18年度主要農產品生產供給結構繼續優化,供需格局趨于合理。
玉米種植面積繼續減少產需基本平衡略有缺口
在“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下,玉米種植結構將進一步調整優化,非優勢區域籽粒玉米面積調減,優質、專用以及青儲玉米面積進一步擴大。預計2017/18年度玉米播種面積為35840千公頃,比上年度減少2.5%;單產每公頃5948公斤,比上年度減少0.4%;總產量2.13億噸,比上年度減少2.9%,仍處較高水平。由于玉米飼用和工業消費繼續增加,新年度玉米消費量將達到2.15億噸,比上年度增加435萬噸,玉米期末結余量比上年度減少119萬噸。玉米產區批發均價將在每噸1550~1650元區間內運行,國外玉米到達中國南方港口稅后價格在每噸1650~1750元區間運行,國內外玉米價差保持在合理水平。
大豆種植面積增加價格有一定下行壓力
受玉米面積調減和輪作補貼等大豆種植支持政策影響,新年度東北地區大豆種植意愿增強,預計黑龍江北部黑河市等地大豆種植面積增幅較大,中部綏化、海倫以及東部佳木斯、雙鴨山等地面積也有增加,而南部傳統玉米優勢產區農戶仍以種植玉米為主;內蒙古東部大豆種植面積增幅較大;吉林東部種植面積增加明顯;河南、安徽等地種植面積較上年度持平略增。預計2017/18年度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為7899千公頃,比上年度增加10.4%。目前土壤墑情好于往年同期,預計全國平均單產將達到常年水平,大豆總產量預測為1410萬噸,比上年增加12.2%。近年南方部分省區畜禽養殖發展受限,預計經過一段時期的“南豬北移”,生豬產能將逐步恢復并釋放,飼用豆粕需求增加推動大豆需求增長。預計新年度大豆壓榨量為925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3.9%。新年度國產大豆原料價格預計穩中有降,刺激大豆蛋白及食品加工量增加,大豆食用消費將達到1204萬噸,比上年度增加7.7%。國產大豆增產幅度較大,加上國際市場寬松環境影響,預計銷區大豆平均價在每噸4325~4525元區間,比上年度有所下調。
棉花生產有所恢復進口不會過多增長
受植棉效益有所改善、棉農種植意向提高影響,2017/18年度我國棉花播種面積預測為3200千公頃,較上年度增加3.3%;總產量488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2%。一方面在2016年較高的植棉收益及價格補貼的激勵下和未來三年補貼政策穩定的保障下,新疆棉區植棉面積有望增加,另一方面內地棉區植棉效益明顯好轉,刺激面積反彈。由于年度棉花產需缺口大,高品質皮棉供給不足,國內外棉價趨同,棉花進口量將有所增加。但儲備棉總量仍然較高,棉花進口量不會有過多增長。新年度中國棉花進口量預計為110萬噸,較上年增加10萬噸。新年度國內庫存寬裕,儲備棉投放和棉花增產保障市場平穩運行,價格不會出現劇烈波動,國內3128B級棉花均價區間預測保持在每噸14500~16500元的水平。
油菜生產有所恢復食用植物油進口仍將保持高位
由于國內油菜籽生產有所恢復,同時油菜籽進口量增加,預計菜籽油產量較上年度增加18萬噸。受近兩年花生收購價格保持高位、種植比較效益優勢突出影響,山東、河南等主產區農戶種植花生積極性較高,預計新年度我國花生總產量達到1776萬噸,較上年度增加6萬噸。此外,全產業鏈調度數據顯示,受減產以及收購價格下降影響,內蒙古、新疆等主產區向日葵種植面積縮減,新年度我國葵花籽油產量減幅預計超過18%。2017/18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產量預計為2685萬噸,其中豆油產量1592萬噸,菜籽油產量571萬噸。受我國人口總量增加、城鎮化率穩步提升、人口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新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預計增長0.5%至3163萬噸,其中城鎮消費2165萬噸,農村消費998萬噸。新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供給將趨于偏緊格局,食用植物油進口總量預計達到62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0.7%。
食糖產量將繼續恢復性增長消費保持基本穩定
由于糖料收購價格回升、兌付糖料款及時以及對進口食糖可能采取保障措施的預期,農民種植糖料積極性提升,糖料種植面積增加,新年度食糖產量繼續增長。綜合各主產區情況,預計2017/18年度中國糖料種植面積為1472千公頃,較上年度增長9.1%;食糖產量預計為1047萬噸,較上年度增長13.5%,其中甘蔗糖產量923萬噸,甜菜糖124萬噸。玉米價格下降增強了淀粉糖替代的競爭力,食糖消費增長空間受到擠壓,預計新年度我國食糖消費保持在1500萬噸。原糖加工行業將繼續開展行業自律,保持食糖進口按期、有序、平穩、可控,初步預計新年度食糖進口量維持在350萬噸的水平,預計新年度我國食糖均價在每噸6400~6800元區間。
玉米
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玉米出口量30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減20萬噸,主要是中國玉米出口尚不具備價格競爭優勢;期末結余變化量953萬噸。
本月預測,中國玉米播種面積將調減至35840千公頃,比上年度減少920千公頃。受干旱影響,預測玉米單產每公頃5948公斤,與上年度持平略減;玉米總產量2.13億噸,比上年度減少637萬噸;由于玉米飼用和工業消費將繼續增加,中國玉米消費量將達到2.15億噸,比上年度增加435萬噸。
大豆
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8945萬噸;大豆壓榨消費量8901萬噸;期末結余量由上月預測的減少189萬噸調整為減少181萬噸。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大豆播種面積7899千公頃,比上年度增加10.4%;預計全國平均單產將達到常年水平;大豆總產量預測為1410萬噸;預計大豆進口量將達到9316萬噸;大豆壓榨量預測為9250萬噸;大豆食用消費量1204萬噸。
食糖
據中國糖業協會統計,截至4月底2016/17年度中國已累計產糖915.18萬噸。
預計2017/18年度食糖產量將保持恢復性增長。糖料種植面積為1472千公頃、較上年度增長9.1%,食糖產量為1047萬噸、較上年度增長13.5%;食糖消費保持平穩為1500萬噸;食糖進口將維持在350萬噸水平。
食用油
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630萬噸,較上月估計值調增19萬噸。其中,豆油產量1562萬噸,較上月估計值調增25萬噸;菜籽油產量553萬噸,較上月估計調減7萬噸。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685萬噸;進口量62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60萬噸;消費量3163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8萬噸。
棉花
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棉花進口量100萬噸,較上月調增10萬噸。期末庫存降至923萬噸,較上月調增10萬噸,其他估計不變。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00千公頃,較上年增3.3%。棉花單產預測為1523公斤/公頃,較上年基本持平;棉花產量預測為488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2%;棉花進口量為110萬噸,較上年增加10萬噸;棉花消費量為759萬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信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