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專題欄目 >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

從幾個數字看中央一號文件

[ 作者:付麗麗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08 錄入:7 ]

近日,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這份題為《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的文件,全文約15000,共分6個部分30,包括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推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等內容。

在今年一號文件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以及農業等表述被首次寫入。

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現在已經成為中共中央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當前經濟形勢下,今年一號文件有哪些惠農舉措,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次寫入傳遞出怎樣的信號,又有怎樣的利農密碼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次出現

我國迫切需要加快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與當前經濟轉型升級方向相一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詞今年首次寫入了中央一號文件。有專家指出,盡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文件中僅出現一次,15000字的文件內容通篇體現出農業供給側改革思路。

十二五時期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十二五期間,我國糧食生產連跨兩個千億斤臺階,農民收入年均增長9.5%,城鄉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農民生活顯著改善。

然而,不容否認的是,在中國糧食中主要農產品生產上供求之間存在矛盾,這個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說,當前我國糧食價格下跌,進口和庫存都創歷史新高,迫切需要加快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破解當前存在突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向和舉措。陳錫文指出,不能單純以數量來判斷農業發展是否成功,也就是不能單純以增加產量論英雄,還要考慮提供的農產品在品種上、質量上能不能適應市場需求。

以大豆為例,大豆在中國屬于低產作物,經濟收益不高,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不高。但大豆需求不斷增長,供給卻不斷下降。“2015,我國大豆總產量不到1200萬噸,進口卻超過8000萬噸。陳錫文說,要通過供給側改革,引導農民優化農業的生產結構,對有需求的產品要增加產量,對沒需求的產品要逐步調減。

六方面推進供給側改革

改革不簡單等同于壓縮糧食生產

當前,我國一些農產品面臨著壓產能、去庫存的重要任務,未來農業供給側改革將如何具體展開,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如何保護農業生產者的利益?

對此,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圍繞市場的需求來進行生產,優化農業資源的配置,擴大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增強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具體來看,應從六方面來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韓俊指出,一是調結構”,二是提品質”,三是促融合”,四是去庫存”,五是降成本”,六是補短板

他分析,首先要調整優化農業的產品結構、生產結構和區域結構,念好山海經,唱好林草戲,合理開發更多農業資源;其次,要提品質,適應城鄉居民食品結構升級的需要,推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特別是要提高消費者對國內農產品的信任度。三是要促融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要把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的休閑旅游融合起來,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更好地滿足全社會對農業多樣化的需求。韓俊說,此外,還要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流通成本、營銷成本等。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說糧食不重要了,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糧食的生產能力。要實時調整糧食的種植結構,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真正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的積極性。韓俊強調。

就此問題,也有專家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提高糧食產能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務,任何時候都不能調減掉糧食產能,決不能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單等同于壓縮糧食生產。

農業現代化連續三年入題

從根本上提升競爭力促進農業發展

回顧近6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題分別是水利、農業科技、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而從2014年至今,則連續3年將農業現代化寫入文件標題。

對此,有專家表示,“農業現代化連續3入題含義深遠。當前,我國農業面臨千年未有之變局,迫切需要通過落實新理念,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從根本上提升競爭力,破解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

近年來,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加劇,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競爭力弱等問題日益凸顯。對此文件提出,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著力強化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業成為充滿希望的朝陽產業。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農業是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的行業,我國現代農業的基礎不牢,水利等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必須在物質技術裝備、基礎設施方面著力,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

轉基因第八次被寫入

慎重推廣進一步強化監管

細心的人也許會注意到,在今年一號文件中,“轉基因第八次被寫入。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文件中對于轉基因的表述為加強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發和監管,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慎重推廣”,這與2015年一號文件中加強科學普及的表述大不相同。

對此,韓俊指出,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作為一個13億人的大國,我們也不能落伍,所以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業轉基因技術的研發,我們一定要搶占技術的制高點。

他表示,從國際上看,雖然對轉基因還存在一些爭論,但是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規模可以說是不斷擴大。所有轉基因產品在商業化種植之前都經過了大量的安全性研究和嚴格的評估審查,國際上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是有權威性結論的,任何批準上市的轉基因食品,可以說與傳統的食品一樣是安全的。我們國家對轉基因技術的政策是一貫的,是明確的。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強調要加強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發和監管,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來慎重推廣。韓俊認為,這里特別強調了要加強監管,從已經查處的極個別地區非法種植轉基因水稻的情況來看,對轉基因的監管確實還要進一步強化,要加強日常監管,要嚴格監督執法。

加強監管要嚴把三關:一是研發試驗關,二是品種審定關,三是生產流通關。一定要從源頭上防止轉基因的種子沒有經過審定就非法流入市場。公眾對轉基因產品存在擔心,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政府除了加強監管以外,還要落實好轉基因產品的強制性標識的要求,要保證公眾對轉基因食品有知情權、選擇權。韓俊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科技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 熟女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囯产一区二区 | 综合国产精品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