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星明:鄉村振興別喪失鄉村味

[ 作者:劉星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17 錄入:王惠敏 ]

    近期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過去,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鄉村經濟空殼化、勞動力流失、老弱幼小留守等疑難雜癥日漸突出,鄉村振興可謂恰逢其時。鄉村振興既要防止農村的沒落,促進農村與城市的融合,又要保持鄉村自身原有風貌,留住“鄉愁”,這就要求鄉村振興的新面貌不能喪失“老味道”。

  鄉村建設要保持“鄉土味”。城市與鄉村發展存在明顯不同,城市是人流、物流集散地,具備濃厚的商業化氣息;而農村地廣人稀,無法聚集如此多人力、物力資源,但卻擁有廣袤的土地和田園風光。因此,農村發展不能走城市規劃的路子,必須結合鄉村實際,走出農村自身發展道路,在保留田園味道的情況下,通過培育優勢產業以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能以喪失田園風光、鄉村氣息為代價,實現鄉村經濟振興。

  法治鄉村要注重“自治味”。法治農村是法治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法治社會的短板所在,農村能否形成法治秩序,直接關系著全面依法治國能否實現。同時,法治農村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失去規范的法律秩序,農村發展將缺乏發展的制度屏障。此外,鄉村自治制度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集體經濟發展、社會矛盾化解、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社會的大事小事都需要發揮“村人治村”的精神,只有不斷優化鄉村自治制度,堅持法治、自治雙管齊下,才能更好規范、解決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經濟發展要培育“地方味”。鄉村振興要因地制宜,切忌盲目跟風,各地產業發展要從實際出發,發揮自身優勢,堅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果則果”,部分手工業、旅游資源發達地區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打造自身手工業制造品牌、旅游名片,要注重整合資源,發揮聯動效應,形成產業集群,做精做強,使地方品牌成為能反映地方發展優勢“代名詞”。

  留住以上三種味道,才能讓振興后的鄉村還是原來的鄉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視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精品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 日韩AV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日本在线免费小视频网站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