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潘懷平:為農村兩權抵押貸款提供法治保障

[ 作者:潘懷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1-08 錄入:王惠敏 ]

    各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住房財產權(簡稱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正穩妥有序開展,激活了農村土地的價值轉換潛能,消除了返鄉農民創業的資金短缺顧慮。當前,應著力從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民商事特性出發,讓政府回歸政策提供者、公共服務者和市場監管者的角色,構建權責明晰的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市場交易秩序,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確保依法運行、依法維護權益,為農民返鄉創業提供完善的法治保障。

  一是培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交易市場。目前,有些試點地區的政策規定,村委會、鄉(鎮)政府或園區辦對農戶、涉農企業或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經營、資信等初審合格后,申請人才能向金融機構提交貸款資料。這些規定和做法不利于試點工作的普遍開展。

  破解這一問題,需建立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供需信息互動平臺。從事農業生產或者農副產品加工的農戶、農村專業合作社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可通過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供需信息平臺提交自己需求貸款意向和資信情況。金融機構可通過該信息平臺審查對方的條件,并進行互動商洽貸款事宜。這樣就減去了村委會和鎮政府等介入的環節,增強了市場主體的互動性,提高了直接交易的機會。

  二是明晰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合同責任。政府應是政策提供者、交易服務者和監管者,而不是契約的責任主體。目前,一些試點地區先后建立了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地方政府承擔了相應風險。雖然地方政府享有追償權,但不符合合同相對性原理。一方面給政府附設了不應該承擔的法律義務和責任;另一方面助長了債務人依賴政府償債的消極思想。地方政府應逐步退出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相應的風險責任可通過開發新的農業保險險種予以防范。此外,地方政府也不適合作為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擔保人,應由擔保公司介入。

  三是促進農村“兩權”的登記和頒證全覆蓋。目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完成較好,但是大部分試點地區農村房屋所有權證的辦理處于遲緩狀態。由于農村房屋產權未進行登記,這給流轉過戶造成了障礙,最終擔保債權也無法實現。農村房屋抵押的推廣受到了很大限制。針對農村房屋產權登記的難題,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戶增強產權意識;另一方面要建立農村房屋產權登記的網格化管理服務機制,實行信息采集全覆蓋,實現產權登記全覆蓋。

  四是完善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配套法律。雖然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中允許各地采取不一樣的政策和方案,但最終必須形成統一的法律規范,而不是各自為政。本地區制定的“紅頭文件”只能作為指導性的規定,不能成為權利保障的普遍性規則。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部分地區開展試點,形式上有了具有法律性質的授權,但在具體實施和操作程序上,各省和行業內存在規范不統一的情況。當前應盡快完善頂層設計,出臺統一的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配套法律規范,消除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地方政策性文件的差異性。

  作者系陜西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欧洲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码在线AⅤ片 |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