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廣輝等:全面推進產業興旺 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 作者:張廣輝?方達?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10 錄入:吳玲香 ]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并指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2017年12月28-2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進行部署。“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是實現“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的基礎。產業興旺可從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勵農村人口合理流動、創新探索農業融資模式以及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等維度展開研究。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是農村最為核心的生產要素,農村土地的利用效率決定著農村產業的發展水平。全面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加快農村土地經營權的自由流轉,實現農村土地的規模化經營。首先,落實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的基礎上放活土地的經營權,培育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農產品質量。其次,堅持集體內成員對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堅守村集體內部成員才是宅基地的產權法定主體這一紅線“絕不動搖”,激活農民宅基地的財產性功能,切實發揮農村宅基地對農民生產生活的作用。最后,推進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分配合理”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為盤活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解決農村發展資金問題提供新思路。

另一方面要結合當前我國農村農業發展現狀,處理好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問題。首先,要認識到小農戶將長期存在是我國農村發展不可避免的客觀現實,追求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不能盲目犧牲小農戶的利益。其次,科學合理界定土地經營的適度規模,根據自然條件、收入水平、科技水平等維度因地制宜地估算出當地農戶的適度經營土地規模。第三,通過農業技術設備共享、個體農戶購買服務、托管代耕等方式,實現分散耕地的農業生產現代化。

鼓勵農村人口合理流動

人口是農村發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是實現產業興旺的保障,要充分發揮農村人口的創造活力。農村人口的合理流動包含兩層含義:人口的“走出去”與“引進來”。首先,工業化和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重要前提,打破觀念、戶籍等主客觀限制條件,鼓勵有條件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就業,即農村人口的“走出去”。農村人口離開農村為農村土地流轉經營創造條件,有利于實現更高水平、更大范圍的土地規模經營,提升留在農村農民的生活水平,最終形成“農民進入城市—土地流轉—土地規模經營—收入提高—農民進入城市”的良性循環。其次,農業農村的發展,光靠農民自身是不夠的,需要更多擁有技術、資本、創意的優秀人才進入農村,為農村發展貢獻力量,即農村人才的“引進來”。以近年來農村興起農村電商為例,2016年上半年我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就達3120億元,2016年全年可達6475億元。現有的四萬多個農村電商平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出身于農村的大學生返鄉創立。人才的引進會為農業農村的發展帶來活力,應當進一步的鼓勵更多人才進入鄉村進行創業創新,推進“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產業發展人才隊伍建設。

創新探索農業融資模式

資金來源與使用效率一直是阻礙著農村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創新農業融資模式,增強農業對資金的吸引力,引導更多資金投資于農業發展,這是農村產業興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PPP模式能夠有效解決農村產業發展中的資金來源與運營效率問題,該模式為解決農村產業的融資問題提供了思路。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農業部發布的《關于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2016)中提出大力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這是農業領域首個PPP指導性文件。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將農業PPP作為解決農業生產經營資金問題的重要舉措。2017年5月31日,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中又進一步明確了PPP實施的重點領域。

農業PPP融資模式在農業產業發展中具有以下優勢:首先,降低農業經營風險。項目公司模式是PPP模式中采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模式,經營項目單獨成立公司進行融資,農業企業僅以土地或現金的形式在項目公司入股,這樣即使項目經營失敗,農業企業也僅僅損失了對項目投入的經營權與資金,其余資產不受影響。第二,多元助農資金使用方式。PPP模式會提高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盈利性與可監管性要求,最大限度降低資金投入上的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第三,PPP模式能夠將“助農資金”變為“助農資本”,提升農業扶持資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將原有的農業補貼、助農專項資金在PPP模式中采用政府擔保、為農業企業提供授信額度的形式發放,將原有的補貼資金轉化為農業生產資本,提升補貼資金的造血能力。

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產業融合是實現農村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所謂產業融合,是基于技術創新或制度創新形成的產業邊界模糊化和產業發展一體化現象,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需要科學界定一二三產業在農村發展中的相互作用。首先,第一產業是農村發展的基礎。不管農村發展形態如何變化,農村的首要經濟職能仍是農產品的供給。通過先進生產技術的推廣與經營制度的創新,進一步的促進農產品生產的發展,為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其次,第二產業是實現“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的紐帶。通過建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延伸農產品的產業鏈與價值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進而打造優秀的農產品深加工品牌,在提升農民收入的同時,有利于實現農村的“就地城鎮化”。最后,第三產業是農村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根據本地的自然條件、生產特征、社會環境、文化底蘊,因地制宜的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鄉村旅游業等現代服務業,是加快鄉村產業發展,快速實現生態文明、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徑。

作者簡介:

張廣輝,遼寧大學土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發展經濟學。在《經濟學動態》、《經濟學家》、《農業技術經濟》、《財經科學》等CSSCI雜志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和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在光明網發表多篇關于鄉村振興方面的文章,被國內多家網站轉載。

方達,遼寧大學土地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為發展經濟學,在《經濟學家》、《財經科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發表論文多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真实迷奷系列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 |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 一本国产在线视频 | 中字幕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中国年轻少妇毛茸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