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不斷構建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體制機制和氛圍環境,為決戰民族地區脫貧攻堅、贏得發展主動注入源源不斷的鮮活力量。
志不強者智不達。要牢固樹立“人人皆是人才”的意識,按照精準扶貧要求,以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為載體,把轉變觀念、提升認識貫穿各環節、融入全過程,讓貧困群眾在潛移默化中轉變觀念,增強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促進實現志智相扶、志智并扶。要結合致貧原因,有針對性地選派科技副職、農業輔導員、科技特派員及“第一書記”,通過用人之長,促進扶實扶常;積極探索開展“全科教師”“全科醫生”、技術人員等定向培養、企業委培模式,形成貧困群眾返扶、互扶的力量氛圍,為民族地區貧困群眾如期脫貧、同步小康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聰明才智充分涌流是地區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要按照學什么干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要求,統籌開展專業技術人才分配使用,確保崗為其學、學符其崗;注重實干實績,克服唯學歷、唯資歷識人取人傾向,促進才能施展,激勵脫穎而出;發揮黨政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人才工作優勢,暢通人才跨戶籍地域、跨身份編制、跨單位部門、跨行業系統合理流動,拓寬專業技術人才評選表彰范圍,構建處處有平臺、人人有舞臺的體制機制。
讓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底線任務,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加大公務員、選調生、大學生“村官”等選拔力度,讓其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用心用情讀懂群眾、讀懂實際,進一步增強群眾觀點,增進群眾感情,打牢工作基礎;以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為重點,持續深入開展黨員干部、專業人才結對幫扶貧困群眾工作機制,通過在改革發展主戰場、維護穩定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從源頭上確保決策部署體現期盼、合乎規律、有效落實;加快貧困地區工作人員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優惠政策傾斜配套,鼓勵機關干部、優秀人才“留薪留職離崗”“帶資金、帶技術”到貧困地區創辦企業、開展科研,進一步挖掘特色資源、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加大職業院校合作力度,靈活設置專業、彈性設置學時,積極開展職業農民、鄉村導游、農業經紀人等職業資格評定試點,讓“新型農民”體面奉獻、積極作為,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作者系貴州省黔南州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河北共產黨員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