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
為政治之要,莫先于用人。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優先考慮干部配備在探索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上亦具有統領作用。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羊、排頭兵,鄉鎮領導干部懂不懂鄉村工作、抓不抓鄉村工作、愛不愛鄉村工作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的道路能否越走越寬、越走越快。因此,如何配備干部,配備怎樣的干部,亦事關鄉村振興戰略能否順利落地落實。實踐證明,只有抓好鄉鎮領導層面“懂會專”這個硬杠杠,以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為目標擂響干部配備最強音,才能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擂響干部配備最強音,要在選拔培養農業專業化干部上持續深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選拔好、培養好專業化干部亦能讓隊伍建設提質增速。通過以充實專業化干部為牽引,選拔熟悉現代農業、旅游開發、農村電商等專業的優秀年輕干部進入鄉鎮領導班子;以自主培養為抓手,分層分類建立鄉鎮干部人才庫,支持參加高校繼續教育或到上級對口業務機關掛職鍛煉等平臺,把鄉鎮干部分門別類“送出去”,從而以選培結合持續增強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和干部農業專業化水平。
擂響干部配備最強音,要在優化班子整體結構上全面加強。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想讓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就要以鄉鎮主要領導要懂鄉村工作、會抓鄉村工作,分管領導要真正成為鄉村工作的行家里手為引領,持續優化鄉鎮領導班子整體結構。對政治品質過硬、鄉村工作經驗豐富的“老黃牛”干部和埋頭干事的老實人要及時提拔重用;對抓鄉村工作措施少、力度弱、人崗不適的干部亦要根據其特長、特點及時調整。通過不斷優化班子結構著力構建學農、懂農、愛農的鄉鎮領導班子,科學合理的推動鄉村振興事業邁上新臺階。
擂響干部配備最強音,要在拓寬鄉鎮干部來源渠道上突破創新。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村工作任務重、條件差、待遇低,致使留人難,隊伍弱。而拓寬干部來源渠道,讓更多懂農、愛農人才進入鄉鎮領導班子,是永葆鄉鎮干部隊伍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障。要探索實行鄉村人才體制內外雙軌并進機制,選拔政治素質過硬、鄉村工作能力突出的鄉村人才進入鄉鎮領導班子,要把目光更多投向有在鄉村干事創業激情的優秀人才,如“三支一扶”志愿者、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村(社區)干部、大學生村官、鄉村新型主體經營者等群體,以“聚天下人才而用之”的配備理念逐漸形成多層次能力結構和多元化的鄉鎮領導干部隊伍,努力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優秀干部留在鄉村振興第一線。
只有方向正確才能揚帆遠航,只有舵手穩健才能不懼風浪。在鄉村全面振興的征程上,唯有以專業化的干部隊伍、科學化的班子結構、廣泛化的干部來源擂響干部配備最強音,才能凝心聚力推動“鄉村振興”號巨輪劈波斬浪,勝利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八洞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