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羅文斌等:以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有效推動和美鄉村建設

[ 作者:羅文斌?康志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07-17 錄入:曹倩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大報告戰略部署,進一步提出了“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到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反映了我們黨高度重視鄉村建設,將其擺在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和美鄉村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和美鄉村建設為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目標導向和空間支撐,同時,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也為和美鄉村建設貢獻旅游力量和產業支撐,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助力,協同共生。

一、和美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協同互動

(一)和美鄉村是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理想模式

和美鄉村,是美麗鄉村的升級版,是鄉村轉型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綜合形態。“和”是以協同理念為引導營造的鄉村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的和諧,既包括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關系,也包括鄉村內部與外部、鄉村與城市的和諧關系,體現了濃厚的“社會公平”價值追求,是共同富裕社會的應有之義;“美”,是以美學思維為引導建設的美麗鄉土生態景觀和美好鄉村人居環境,體現了鮮明的“生態文明”價值追求。和美鄉村建設,是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產物,既包括“物”的現代化,也包括“人”的現代化。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個多目標協同的系統工程,是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的空間統籌。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涉及鄉村產業轉型、村莊整體規劃、基礎設施更新、服務設施完善、鄉村品牌塑造、文化活化傳承、鄉村治理升級等多方面的協同發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自然性生態環境、現代化服務設施以及和諧性社區關系,在城市休閑旅游需求驅動下必然會衍生出宜游功能和效應,能夠轉換為城市居民青睞的鄉村旅游目的地,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一個理想模式。

(二)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是和美鄉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社會經濟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新發展理念和鄉村振興戰略導向下的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高級形態。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涵蓋了供需匹配、綠色發展、文旅融合和產業高效的基本內容,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以資源可持續利用為前提,以產業融合為路徑,以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為目標,以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為歸宿,強調質量與效益目標,這與和美鄉村的要求不謀而合。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既涉及新型基礎設施、旅游接待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以及人居環境和文化空間的營造,也涉及產業結構調整、功能優化和產業融合,還涉及鄉土文化遺產的活化和鄉村文明風氣的強化。可見,以宜游為導向的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有效途徑和重要助力。

二、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助推和美鄉村建設的實現路徑

(一)深化產業融合以完善鄉村現代產業體系

鄉村旅游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手段,是鄉村建設的重要產業支撐。要深化產業融合助推和美鄉村建設。一方面,要以農業為根本夯實鄉村旅游產業基礎,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能夠挖掘農業的現代市場消費潛力。創新農旅文創產品開發,能夠拓展農村現代產品體系、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豐富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增強農業的附加價值。另一方面,要以新業態為抓手提升鄉村旅游產業動能,強化鄉村旅游創新發展。要以大數據技術手段全面分析發掘文旅市場消費新需求,從鄉村節事、探險運動、藝術展覽、露營旅居、文化休閑、夜間經濟、鄉土研學等方面開發鄉村旅游新業態,持續拓寬鄉村旅游產業范疇,豐富鄉村現代產業體系,為和美鄉村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貢獻旅游力量。

(二)強化生計能力建設以鞏固鄉村脫貧攻堅成果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既是新時代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重要前提,也是新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在發揮持續增收效應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分配公平,強化生計持續發展是關鍵所在。第一,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要將農民持續增收作為考核的首要目標,為農民創造更多旅游就業機會,提供多元就業崗位,健全鄉村旅游就業增收長效機制。第二,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要以建設新型利益聯結模式為保障,不斷探索“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或“新農人+村集體+合作社+農戶+N”的新型多元協同利益聯結模式,體現農戶在參與中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建立新型利益聯結長效機制。第三,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要以農戶生計能力建設為核心目標,要將增加旅游收入與提高能力緊密結合,變“重收入增加”為“重能力建設”,提高農戶的自然、物質、人力、社會、金融等資本價值,通過職業培訓、金融扶持、規劃引導鼓勵和扶持“農二代”返鄉旅游創業,幫助其利用農業、農村、農戶資源主動選擇“農旅融合”的生計策略。

(三)完善設施體系以強勁鄉村建設步伐

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體系既是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秉持鄉土性和獨特性相結合的原則。有別于傳統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設施建設要體現鄉村特色文化,將“鄉土美學元素”融入其間,力求做到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和美學生活的協同發展。二是要統籌居民和游客兩大主體的設施需求。鄉村旅游設施建設不僅要保障游客愉悅的旅游體驗,也要滿足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和生態需要。三是要持續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質量。一方面,要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接待服務設施數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設要素健全的旅游接待服務設施體系,其中智慧服務設施建設尤其緊迫。另一方面,要持續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質量,既考慮設施數量,也考慮質量。建設鄉土特色化的鄉村旅游交通設施,智慧化與特色化融合的游客接待服務設施(智慧游客中心、特色民宿、餐飲設施等),主客共享的游客公共服務設施和景觀設施(鄉村郵政中心、鄉村大禮堂、鄉村文化中心、鄉村驛站、鄉土景觀小品等)。

(四)強化農戶參與以健全鄉村治理機制

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意味著管理模式的轉變,變傳統的以“政府部門主導、社會資本帶動”為主的他組織方式為“政府指導、社會資本支持、村集體主導、農戶全面參與”的自組織方式,不斷健全鄉村現代化治理機制。第一,要努力營造農戶參與的公平環境。鄉村旅游開發建設過程中,要賦予農戶在鄉村旅游建設全過程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高農戶家庭鄉村旅游參與度。第二,要切實保障農戶參與的主體地位。政府部門要在尊重農戶利益和訴求的基礎上,掃清農戶參與鄉村旅游建設的障礙,通過投資入股、參與決策、經營管理等多種方式拓寬農戶參與旅游發展的渠道。第三,要持續提升農戶參與的技術能力。政府部門要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培訓等方式,提高農戶對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的信息應用能力,讓他們及時獲取鄉村旅游規劃、建設和發展信息,實現農戶參與的及時性和全面性。在鄉村旅游建設中不斷強化農戶參與行為,不僅能滿足農戶美好生活需要,還能讓農戶在鄉村建設中得到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最終有利于健全和美鄉村建設推進機制。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旅游報》2023年7月14日第3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 | 午夜精品少妇免费视频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 | 亚洲国人久久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