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貴州“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活動為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民俗文化既然能夠傳承下來,必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民俗文化就其發展而言可以劃分以下幾個過程。從民俗文化的形成到民俗文化的傳承,也就是“傳”文化的過程;從民俗文化的傳承到民俗文化的繁榮,也就是“辦”文化的過程;從民俗文化的繁榮到繁榮的民俗文化,也就是“創”文化的過程。
一、民俗文化的繁榮與繁榮的民俗文化的關系
(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又稱傳統文化,是指民間的人民群眾約定俗成的充實精神生活的一種文化,是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地區集居的人民群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早在《漢書·王吉傳》一書中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民俗文化是人民群眾自發形成的文化,體現了文化自覺。
(二)民俗文化的繁榮。民俗文化的繁榮是民俗文化發展的過程,民俗文化發展到什么過程才稱得上“繁榮”?筆者認為,民俗文化的繁榮,就是民俗文化通過人民群眾原汁原味,沒有政府支持,通過文化自覺形成的自娛自樂,轉化為政府重視后牽頭組織的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精神生活需求,由群眾自發變為政府主導,實現民俗文化有“看”點,娛樂活動上升為文化事業之后,才能稱之為民俗文化的繁榮。
(三)繁榮的民俗文化。繁榮的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發展的目的,那么,繁榮的民俗文化“繁榮”到什么標準才算得上達到目的呢?筆者認為,繁榮的民俗文化就是能夠創造經濟價值的文化產業,也就是挖掘民俗文化的內涵,促進文旅融合,實現民俗文化有“賣”點,文化文化事業發生質的飛躍成為文化產業之后,才能稱之為繁榮的民俗文化。
(四)民俗文化的繁榮與繁榮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繁榮與繁榮的民俗文化,都是以民俗文化為基礎,離開了民俗文化,“繁榮”就失去了應有的“根”和“魂”。筆者認為,繁榮的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繁榮打造出來的升級版,民俗文化的繁榮是文化與政府行為的融合,是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豐富,是文化事業,而繁榮的民俗文化則是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凸顯,是文化產業。
二、九龍“六月六”民俗文化的繁榮之路
天上最美七月七,人間最美六月六;米酒飄香敬八方親朋,苗歌悠揚醉四海客賓。九龍“六月六”民俗文化活動,有史以來就在開展,是群眾自發形成的活動。為了促進九龍“六月六”民俗文化的繁榮,2012年,長興堡鎮黨委政府牽頭舉辦第一屆活動,開始把“六月六”活動命名為“中國苗族情人節”活動,走出了民俗文化由群眾自發“傳”文化到政府組織“辦”文化的第一步,跨出了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的“門檻”。此后,由長興堡鎮黨委政府牽頭每年組織舉辦一屆,2018年舉辦第七屆之后,由于受到疫情等方面影響,“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活動停辦了幾年。2023年,長興堡鎮黨委政府又牽頭組織舉辦了第八屆“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活動,該次活動以相約苗家“六月六”?牽手九龍“邊邊場”為主題,活動內容分為四個篇章,第一篇章為《多彩九龍?苗鄉風情展》,包括千人盛裝游演活動(抬花轎),攔門酒、打花貓、苗家嗩吶、長號迎賓活動,“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活動開幕式,松哥桃妹村歌、紅歌大合唱四個內容;第二篇章為《浪漫九龍?熱情似火》,包括村BA花式籃球賽,民族情歌、山歌會,苗家怡情秋千展演,“抱得美人歸”活動四個內容;第三篇章為《激情九龍?群眾大舞臺》包括“鴛鴦戲水”,“渾水摸魚”,“村腕”角力,千人苗疆九龍宴四個內容;第四篇章為《幸福九龍?歌舞傳情》,包括愛海情天?萬人苗疆歌舞會,九龍聚首-慶吉祥,篝火晚會-共聯歡三個內容。
活動還舉辦多情長興?浪漫九龍?萬人苗疆歌舞會,共17個節目分四個篇章,第一篇章為《多彩苗鄉 歌舞飛揚》內容包括(花鼓)《山谷回聲》、(歌曲)《相約九龍》、(歌曲)《歡迎遠方的客人》、(舞蹈)《歡樂苗寨》四個節目;第二篇章為《美麗苗鄉 情深誼長》內容包括(歌曲)《酒鼓情歌》 、(歌曲)《邊邊場上挨攏來》、(歌曲)《妹妹是水哥是山》三個節目;第三篇章為《幸福苗鄉 詩畫長廊》內容包括(歌曲)《一生所愛》、(歌曲)《遷 徒》、(舞蹈)《花舞森林》、(才藝展)《九仙女》四個節目;第四篇章為《醉美苗鄉 揚帆遠航》內容包括(舞蹈)《阿么阿么》、(舞蹈)《走繡》、(歌曲)帶我到山頂、(歌曲)《天下苗城》、(歌曲)《等你到達》、(歌曲)苗家唱響中國夢六個節目。
活動由松桃苗族自治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長興堡鎮人民政府主辦,松桃苗族自治縣長興強村富民公司具體承辦,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廣電旅游局、縣民宗局、縣總工會、縣婦聯、團縣委、縣苗學會、縣文聯、松桃攝協等單位協辦。在長興堡鎮九龍新村、燈陽村、三八村、大地村分項擇地設置活動場所。邀請各鄉鎮(街道)20對嗩吶隊伍參加,本鄉鎮每個村各組織20名年輕男女著裝苗族服飾參加。活動從8:00—8:50千人盛裝游演活動(抬花轎)開始,持續到21:30--22:30舉行篝火晚會——共聯歡結束,17:30—19:00舉辦千人苗疆九龍宴,場地設在九龍小學。為了保障活動有序順利開展,成立了綜合協調、宣傳報道氛圍營造、后勤保障產品展銷、安全保衛和交通保暢、場地布置、醫療食品安全及環境保障、節目活動、作品展示、苗族文化論壇工作、來賓接待共十個組。
這次活動有來自貴州銅仁碧江、萬山,興義市望謨縣,湖南花垣、鳳凰,重慶秀山等黔湘渝邊區,廣西南丹、都安,山東以及東西部協作廣東東莞、虎門等地人員參加,估算人數達到5萬人。
三、九龍“六月六”民俗文化的繁榮之路啟示
“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②長興堡鎮黨委政府正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當地實際相結合,同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才成功走出了九龍“六月六”民俗文化的繁榮之路。
(一)民俗文化的繁榮需要黨委的統攬統籌。第八屆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活動,是歷史以來規模最龐大、影響最深遠、活動項目最豐富、參與人數最多的活動。這次活動沒有出現交通安全事故、沒有群眾中暑、沒有打架鬧事、沒有人生攻擊對歌,可以說,這次活動開展得非常成功,其根本就在于有黨委的統攬統籌。
(二)民俗文化的繁榮需要政府的策劃謀劃。活動之前,長興堡鎮人民政府反復修訂方案,活動主題、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內容、活動主持、活動策劃、活動主體、活動地點及要求、活動前籌備、活動流程、活動日管控、組織機構十三個方面進行了科學周密的策劃謀劃,實現了環環相扣,步步緊密,切實保障了活動的有序順利進行。
(三)民俗文化的繁榮需要節目的多彩精彩。這次活動的節目非常接地氣,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比如千人盛裝游演活動(抬花轎)再現了古代婚嫁迎娶的喜慶場面;攔門酒、打花貓展示了苗鄉人民的熱情好客;松哥桃妹村歌、紅歌大合唱提振了人民群眾的精氣神;村BA花式籃球賽展示了苗家青年團結協作、發憤圖強的進取精神等等。
(四)民俗文化的繁榮需要群眾的共治共管。村事民辦,村事民管,村事民理,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第八屆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民俗文化活動的舉辦,充分發揮了村民自治的作用,實現了村民共治共管,充分調動了村民的主觀能動性。從維護治安到環境治理,從會場布置到舞臺搭建,從花草擺放到場地美化,每一個細小環節,都有群眾的積極參與。
四、民俗文化的繁榮走上繁榮的民俗文化之路的建議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③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已經步入了民俗文化的繁榮,但還沒有成為繁榮的民俗文化。筆者認為,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要走上繁榮的民俗文化之路,必須以民俗文化的繁榮為起點推進文化自強,變現有的文化事業為文化產業。
(一)深挖文化之根。天上七月七,人間六月六。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民俗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源。相傳在二千年前農歷六月初六這天,天宮有九個仙女下凡來到松桃苗族自治縣長興堡鎮地名叫大枯樹的地方,被苗家小伙姑娘的優美情歌對唱所吸引。在苗族老阿媽的翻譯和傳授下,苗歌對唱讓她們深深陶醉。當她們對老阿媽說出自己的身世后,老阿媽當時被嚇暈了。老阿媽的突然暈倒讓剛從天宮下來的仙女感到十分無助。這時,一個英俊帥氣的苗家后生路過救醒了老阿媽。在目睹人世間人與人之間真誠幫助的過程中,仙女們被苗族老阿媽和苗族后生的行為所感動,當天宮降下天書對她們私下人間進行警告后,年輕貌美的仙女們決然選擇繼續留在人間照顧因她們而遭遇不測的苗族老阿媽。在照顧老阿媽的過程中,仙女們通過情歌對唱的方式與苗家后生們相互產生了愛情。在她們彼此為各自的愛情到來高歌歡呼時,因觸犯天規,被玉皇大帝貶為九條白龍,而與其對歌的九個小伙則被貶成九頭模樣丑陋的犀牛。后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因歌而愛的忠貞愛情,便把大枯樹改為九龍,把九個苗族小伙生活的村子改為九牛塘,在他們相愛的地方栽了一片楓樹,供仙女和小伙們在對歌時遮蔭納涼。楓樹長大了,仙女也變成了白鶴,繁衍自己的后代。于是每年“六月六”這一天,七里八村群眾都會不約而同聚焦在這里舉辦祭祀活動,并把家里的上好土特產、純銀手飾、人世間一切好吃的東西都拿到這里進行交易,而身著苗族盛裝的苗家小伙和姑娘們則三五成群,結伴對歌,互訴衷腸,表達彼此心中的愛慕,成年人則扶著老人帶著孩子自由自在地購物和交換物品。從此,“六月六”便成了長興九龍的民俗文化,長興九龍成了中國苗族情人節的發祥地。
推進民俗文化的繁榮走上繁榮的民俗文化之路,必須深挖文化之根,把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民俗文化的迷人故事穿插到醉人的旅游之中,實現文化產業化,達到民俗文化有“賣點”的文旅融合,民俗文化創造經濟價值之目的。
(二)策劃文化之景。“鄉村振興要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繼續做強做大有機農產品生產、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產業,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④走繁榮的民俗文化之路,需要結合民俗文化的繁榮,認真策劃文化之景。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民俗文化的繁榮煥發蓬勃生機,走繁榮的民俗文化之路時機已經成熟,文旅融合文化產業化的“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民俗文化旅游集群開發正當其時。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繁榮的民俗文化,要結合九龍實際,按照“月月有花,季季有果,處處有景”的“一村一景”布局,堅持“六聯”(政府聯系、企業聯合、項目聯幫、產業聯結、農戶聯推、超市聯銷),打造“六區”(民族文化繁榮區、社會發展進步區、生態文明建設區、特色產業匯集區、現代農村展示區、黔邊城鄉和諧區),推動“六化”(環境生態化、資源合理化、景區產業化、土地節約化、產權股民化、效益最大化),以“富裕農村·神奇九龍·魅力長興·美麗松桃·多彩貴州”為目標,以“情”作文章進行開發,形成“景點集中、旅游集聚、產業集群”的旅游產業化集合效應,奮力譜寫多彩貴州現代化建設的大美松桃新篇章。
(三)延長文化之節。“堅持守正創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認同走進百姓生活,浸潤百姓身心,優秀傳統文化要真正聯系古今、溝通時代,這就更需要創新的時代表達。順應時代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唱響時代之音,富有優秀傳統色彩的民俗文化需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對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民俗文化更進一步的繁榮,需要集全民之智,舉全民之力,把全縣的力量聚起來,把各村的要素用起來,讓一切資源涌進來,延長節日活動的時間,把“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一天的活動延長到5至7天,實現在守正中創新,創新中繁榮,繁榮中轉型,轉型中提質,不斷展示文化魅力,持續激發文化活力,使貴州·松桃·九龍“中國苗族情人節六月六”活動實現更寬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檔次、更大場面,推進九龍民俗文化活動既有“看”點又有“賣”點。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委辦公室;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4年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