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鄭風田:如何徹底破解豬周期魔咒

[ 作者:鄭風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13 錄入:王惠敏 ]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豬肉價格漲幅達到28.4%,成為推動CPI上漲的重要推手。中國的豬肉市場仿佛變成了另外一個股市:數量龐大但規模不大的養豬戶進出行業的門檻很低,形成特殊的羊群效應,看到有賺錢的機會,幾十萬甚至上千萬的養豬戶蜂擁而入,如果虧損了又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地退出,俗稱“豬周期”。

“豬周期”似乎成了近20年來我國農業的一個魔咒:每過幾年都要來一個輪回,暴漲之后就是暴跌。雖然專家與監管部門想出了許多對策,但效果似乎很有限。國外同類行業之所以解決了豬周期問題,基本上靠的是規模效應:前五位的養殖者可以占到市場份額70%-80%以上。我國要達到這個規模程度,還不知需要多少年,至少短期內是不現實的,因為數量龐大的小農戶還需要在這個行業內生存。

那么是不是“豬周期”就無解了?其實非也。目前調節豬周期的基本依據似乎只是豬糧價、豬飼比等指標,其實這恰是我國豬肉老犯周期病的癥結之一。過分追求產出效率使我國養豬業一直在一個怪圈內難跳出:一方面本行業以縮短豬的生長周期為主要目標,從3個多月到10個月的成長期,用最低投入獲得最大產出;另一方面卻是這個行業的主要消費者對濫用瘦肉精、抗生素等過分重數量、輕質量的做法日益不滿。

雖然從豬肉外表看差不多,但其實豬的生長時間、生活環境、所用飼料等不同帶來的豬肉品質有質的差異。按照壹號土豬創始人陳生的觀點,我國現在市場上的豬品種是“劣幣驅逐良幣”:市場上盛行的是那些生長周期短、增長速度快的品種,而傳統土豬品質口感相當好,但生長周期近10個月,比目前主流豬種的生長周期多一倍。

養豬業一直陷在唯豬糧比的誤區,最后導致那些品質很好但產量不太高的豬品種被淘汰。這對生產者是有利可圖的,因為市場上沒有合適的品質質量發現信號,但對消費者來講,這個損失就太大了。農產品品質的好壞不像一般工業品,可從外觀上看出來。農產品的情況經常恰恰相反,品質好的反倒是從面相上并不好看,而一些商家產品為了好看,故意用上各種化學品制造出色香味俱全的農產品。再加上目前市場上各種認證魚目混珠,消費者對于究竟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難以進行有效的判斷。

中國人民大學的調查數據顯示,連續幾年我國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中排在第一的一直是食品安全。現階段居民消費與剛解決溫飽的階段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現在:對食物的品質、健康、安全與生態環境等更為關注,但多年來我國養豬業卻一直在追求數量導向,恰恰忽視了品質與安全健康。

全國來看,我國優質安全健康的豬肉還太少,豬肉產業鏈是一個“半截子”產業鏈,產銷不對接。未來豬產業必須要進行產業鏈重塑,要轉型升級,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養豬戶通過合作社或者農業企業進行品牌建設,進行專賣連鎖經營,用差異化、品牌化、全產業鏈等多種形式來破除目前單一追求豬糧比、低投入高產出的養豬怪圈,從而徹底破解豬周期的魔咒。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環球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五月天国产AV |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 日本在线一区亚洲 | 亚洲欧美在线a免费线上看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福利色性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