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余池明:特色小鎮的起源和探索歷程

[ 作者:余池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26 錄入:實習編輯 ]

特色小鎮是一個包容性的概念,可以包括各種不同模式的探索,有必要總結經驗,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一定要理性思考、因地制宜、政府引導、市場主體,迎接新一輪特色小鎮建設的熱潮。

2015年“特色小鎮”熱起來了,原因是多種因素的強大助力。2015年0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浙江時,對特色小鎮給予充分肯定;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大段講述特色小鎮,夢想小鎮、云棲小鎮、黃酒小鎮等一一被點到;去年9月,中財辦副主任劉鶴到浙江調研特色小鎮,去年11月,中財辦關于浙江特色小鎮的調研報告得到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的批示。加上去年以來中央媒體和各大地方主流媒體對浙江特色小鎮展開了多輪轟炸式報道,“特色小鎮”想不火都不行了。根據中國知網統計,以特色小鎮為題的文章,2015年之前一直是若干篇到幾十篇,2015年上升到241篇,今年到10月止已經598篇。也許是由于浙江特色小鎮的巨大影響,絕大多數文章誤以為特色小鎮發源于浙江,是浙江的創造。其實不然,特色小鎮從起源到大熱經歷了較長的過程,在浙江推出特色小鎮之前,許多省市在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方面做出了探索,本文目的就是對特色小鎮的簡要歷史進行全程梳理。

一、“小鎮”和“特色”,源遠流長底蘊深

小鎮的概念,最早的時候是特指駐兵鎮守的州郡中之較小者。《南齊書?柳世隆傳》中提到:“東下之師,久承聲聞。郢州小鎮,自守而已。”后來,小鎮又衍生為縣以下人口較集中而有商業活動的居民點。唐代,除軍事重地的鎮之外,還有集鎮、居民點含義的“小鎮市”。如唐代風水大師楊筱松的代表作《撼龍經》就有“大為都邑帝王州,小為郡縣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鎮市,亦有富貴居其地。”明、清小說作品中常有“小鎮店”一詞,體現古代小鎮有店鋪有商業的要素。

按照漢語大詞典的解釋,特色一詞是指事物所表現的獨特的色彩、風格等。即一個事物或一種事物顯著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風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特定的具體的環境因素所決定的,是其所屬事物獨有的。“特色”一詞在宋代詩詞中即已出現。胡仲弓《湖邊》有:“乍過黃梅雨,湖邊特色饒。”陳舜俞《傳神悅躬上人》有“人歸河岳儀型在,事隔桑溟特色傳。”到清代“特色”已用于描寫特產,例如程清對龍井茶的特色進行了精彩的描述:“龍井茶之色香味,人力不能仿造,乃出天然,特色一。地處湖山之勝,又近省會,無非常之旱澇,特色二。名既遠播,價遂有增而無減,視他地之產,其利五倍,特色三。”

近代郁達夫《青島、北平、北戴河的巡游》曾寫道:“ 青島的特色之一,是在她的市區的高低不平,與夫樹木的青蔥。”談到城市的特色。

“特色”一詞長期在文學藝術界使用,從50年代到80年代的期刊報紙文章中,絕大多數文章都是文藝界談論藝術特色、思想特色、語言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鄉土特色等。當然1956年城市規劃學科成立之后,特色就跟城市結緣,因而有了城市特色一詞。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之后,園林、名城保護和建筑界使用特色一詞才漸漸多起來。如趙光華有《從山地的自然地形、景觀地理和歷史發展去認識香山靜宜園的景物風格特色》(北京園林 1981-02-15),俞繩方有《保持蘇州城市特色的規劃構思》(建筑學報1981-03-02),沈繼仁有《建設有特色的居住小區》(建筑學報1981-05-31)。1982年,《城市規劃》雜志連續多期刊發關于名城特色的文章,此后,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千城一面問題的嚴重,城市特色成為規劃學界的重要課題。 “特色”與小鎮掛鉤也始于文學作品,如劇本《鋼鐵洪流》中有“江南特色的小鎮”( 《電影話劇劇本專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2月第1版,第253頁)。文學作品中經常提到山區特色的小鎮、水鄉特色的小鎮等。

“特色”與小城鎮研究掛鉤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1983年,費孝通先生經過對吳江的調查,形成著名的《小城鎮,大問題》報告。《瞭望》周刊1984年以“各具特色的吳江小城鎮”為題摘要刊發。上個世紀90年代中葉學術界開始關注小城鎮特色。探討小城鎮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古鎮特色、產業特色、空間特色等。

產業界使用特色小城鎮或特色小鎮一詞主要是旅游業,因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風光特色是是小城鎮旅游的主要吸引點。云南省“十一五”期間專門打造特色旅游小鎮。

初步查閱文獻,第一次使用“特色小鎮”一詞的是1996年中共昆山市委、市政府發表的《加快新型城鎮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一文(國家體改委農村司,《全國小城鎮試點改革經驗文集》,改革出版社,1996年08月第1版,第195頁),文中說:“近年來,我們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確定特色、各展所長的發展要求,從各鎮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小城鎮建設上規模、上檔次、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逐步形成了一批功能獨特、風格各異的特色小鎮。”

從政府工作實踐來看,采用特色小城鎮、特色鎮、特色小鎮等名詞,含義都是有特色的小城鎮的簡稱。直到浙江2015年的相關文件才賦予特色小鎮一種獨特的含義,即非鎮非區的多功能創新空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委《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中也采用“特色小鎮”的叫法。

二、特色小鎮的探索歷程

特色小鎮的是在我國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后,逐漸變成地方政府的行動的。下面簡要梳理一下各個省、市關于“特色小鎮”的探索歷程。

1995年,張大明、葉家新《發揮鄉鎮資源優勢建設特色小城鎮》報道湖北鐘祥村鎮建設。(載《小城鎮建設》1995-10-15)

2000年,木玄《把握機遇揚長避短發展特色小城鎮:訪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劉明祖》(《小城鎮建設》2000年第10期)一文介紹內蒙古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發展小城鎮的文件精神,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小城鎮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2004年5月,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面向世界征集規劃設計方案,將把臺湖中心區建設成融旅游觀光、綠色生態、別致景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從此揭開了打造節能生態特色小鎮的序幕。該項工作一致延續到2008年奧運會之后。

2005年5月12日,《中國房地產報》報道上海寶山區羅店鎮經營現代化特色小鎮,計劃用5至10年的時間,將羅店鎮基本建成功能布局合理,特色風貌獨特,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體現特色小城鎮風情的綠色文明都市集鎮。

2005年9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加快旅游小鎮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各種資源和要素的有效聚集,促進小城鎮建設,并通過旅游小鎮的建設創新城鎮建設和發展的模式,帶動我省各類特色城鎮的建設,推動全省城鎮化的快速發展。

2006年7月,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云南省常務副省長秦光榮接受《城鄉建設》雜志專訪,談“落實科學發展觀打造特色小鎮”,談到特色小鎮建設堅持規劃先行、產業支撐、保護優先、市場運作和群眾受益等原則。

2007年04月12日,新華網江蘇頻道報道江蘇省昆山市淀山湖鎮要建成集湖光、水鄉、歐陸風情于一體,具有休閑娛樂、生態觀光、現代時尚功能的新江南特色鎮。

2008年3月,秦光榮接受《城鄉建設》記者專訪,談以旅游名鎮建設為先導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通過建設內涵豐富的各類特色小鎮,逐步形成特色小鎮體系。提出除旅游小鎮之外,進一步建設工業小鎮、農業小鎮、商貿小鎮、生態園林小鎮、歷史文化名鎮。

2008年5月12日,《濟南日報》報道,杜絕千鎮一面,提升發展能力,濟南著力打造“特色小鎮”。第一批展開的商河縣懷仁鎮、平陰縣孔村鎮、長清區萬德鎮,正分別規劃營造“商貿特色”、“工業特色”、“綠色城鎮”,第二批展開的城鎮也將結合自身環境和文化特色進行城鎮建設。

2010年6月,《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發布.綱要確定規劃建設22個特色旅游小鎮。

2011年5月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意見》(云政[2011]101號)提出:在“十二五”期間,爭取建成一批鎮區入口超過1萬人、非農產業產售占GDP比重達到50%以上的重點特色小鎮。省級重點開發建設210個。特色小鎮分為現代農業、工業、旅游、商貿、邊境口岸、生態園林六類,在旅游特色小鎮的基礎上形成特色小鎮體系。

2011年2月24日北京市農村工作會議召開,郭金龍市長強調要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快培育小城鎮特色產業,打造一批園區經濟強鎮、特色農業名鎮、旅游休閑名鎮、商貿物流重鎮等特色小鎮。2011年6月,北京市發改委明確,北京市正式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小城鎮發展基金,引導本市42個重點小城鎮打造成旅游休閑特色鎮、科技和設施農業示范鎮、商務會議特色鎮、園區經濟特色鎮和重點產業功能區配套服務特色鎮五類特色小鎮。首批試點鎮包括房山區長溝鎮、大興區魏善莊鎮和順義區的李遂鎮。之后京郊區縣涌現一批特色小鎮。

2012年9月,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建成100個交通樞紐型、旅游景觀型、綠色產業型、工礦園區型、商貿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各具特色的示范小城鎮。到2017年,每個縣(市、區、特區)建成3至5個特色小城鎮。

2012年11 月 8 日,南昌市召開全市特色小鎮建設座談會。將實施特色帶動戰略,重點打造 17 個個性特征突出、人居環境優美、發展潛力強勁、帶動作用明顯的特色小鎮,力爭用 2 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城鎮化率達到 70%,旅游等特色主導產業產銷占 GDP 比重達到 50%以上,使之成為引導區域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示范點。

《成都日報》2013 年7 月21 日報道,邛崍市災后重建工作全面啟動,3 年建成邛崍特色小鎮。

《貴州日報》2013 年11 月2 日報道,天柱引資 42 億元建設城市綜合體和特色小鎮。

《西部大開發》 2014年Z2期刊登張永軍文章《陜甘寧特色小鎮之照金經驗》介紹2012年5月,由陜西省委、省政府牽頭,銅川市政府與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形成“資源+技術+資金”的優化組合,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了陜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照金公司),以旅游開發帶動小鎮建設的故事。

從以上簡單的梳理可以看出特色小鎮的建設遍及全國各地,特色小鎮的探索是伴隨工業化、全球化、市場化而進行的,是城鎮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的探索為新時期小城鎮建設積累的寶貴經驗。

三、進入新常態,特色小鎮興起熱潮

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常態”,以概括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相應地我國城鎮化也進入中后期,城市發展方式亟待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浙江提出的非鎮非區的多功能創新空間新含義的特色小鎮模式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特色小鎮的培育上升為國家行動。

2014年10月17日,浙江省省長李強參觀“云棲小鎮”,首次公開提及“特色小鎮”。2015年0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浙江版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總體要求、創建程序、政策措施、組織領導等內容。

2016年3月17日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小城鎮。

2016年5月6日,《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快特色鎮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創新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區功能相結合、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民俗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鎮。

2016年7月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發出《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不斷提高建設水平和發展質量。

2016年8月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發出《關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下達各省特色小鎮推薦名額。

在三部委發文之前,已有貴州、福建和重慶出臺特色小鎮指導意見。三部委發文之后,又有甘肅、安徽、遼寧、河北、山東、內蒙、天津等省、直轄市出臺特色小鎮政策文件,在過去本省小城鎮建設的基礎上推出特色小鎮的升級版。其中福建、河北、山東基本上采用了浙江模式,其他省則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模式。筆者認為,新一輪的特色小鎮建設不能脫離前一階段的特色小城鎮建設基礎,大多數地區還是要在既有基礎上升級完善,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借鑒浙江模式開辟新的空間。

2016年10月13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在浙江杭州召開的特色小(城)鎮建設經驗交流會,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期公布北京市房山區長溝鎮等127個鎮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以上的梳理告訴我們,特色小鎮建設經歷比較長的探索歷程,浙江模式是其中創新意義比較大且比較獨特的模式,除浙江模式之外,其他省市根據自身的情況也有各具特色的實踐,三部委文件也并沒有采用浙江含義上的特色小鎮概念,而是強調特色小鎮原則上為建制鎮(縣城關鎮除外),優先選擇全國重點鎮。因此,特色小鎮是一個包容性的概念,可以包括各種不同模式的探索,有必要總結經驗,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一定要理性思考、因地制宜、政府引導、市場主體,迎接新一輪特色小鎮建設的熱潮。

(作者單位:全國市長研修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網 2016年10月24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免费爽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黄a∨免费无毒网站 | 亚洲成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