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文峰:扶貧到戶新路子

[ 作者:李文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13 錄入:19 ]

——讓貧困農戶融入景觀苗木產業鏈

對于貧困村、貧困戶來說,貧困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缺信息、資金、技術等脫貧致富的門路,如何選準并發展好特色產業,把貧困村、貧困戶的生產經營納入到產業鏈中,既提高其收入,又讓他們受到信息、技術、銷售服務等方面的滲透、輻射,這是當前貧困地區如何發展特色產業、推動扶貧到戶亟待破題的問題。近年來,我們在省市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在通過創業能人帶動特色產業發展、通過特色產業推動扶貧到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試點。

一、景觀苗木特色產業的發展背景

今年42歲的點軍區牛扎坪村農民黨員姜少華,10年前在鄉鎮企業下崗后先后辦茶樓、開餐館、做苗木生意。2007年成立了大華園林專業合作社,發展會員300多戶,在6個貧困村發展苗木基地2000多畝,帶動農戶2000多家,解決20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2015年合作社銷售收入達到1000多萬元,社員戶平增收2萬元,進入產業鏈條的農民年人均增收6000元。近年來姜少華先后獲得宜昌市優秀共產黨員、全省農村致富帶頭人、全國綠色小康戶等榮譽;他和村民們在省級貧困村牛扎坪村創建的景觀苗木園,先后成為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專業學生的實習基地、共青團“保護母親河—宜昌青年志愿者植樹活動”的教育基地、全市產業化扶貧示范基地、湖北省農村科普示范基地。

牛扎坪村山多田少,九山半坡半分田,村民多為葛洲壩工程后靠移民,1000多畝山地支撐不起2000多名村民的腰包。曾經作為主導產業的500多畝柑橘在大實蠅頻繁危害和市場激烈競爭的雙重夾擊中日漸萎縮,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缺乏主導產業、缺少增收門路,留守老人生活困難。村子對岸是江北繁華富裕的城區,江南這邊是閉塞貧窮的山村,貧富反差極大。村民自編順口溜說:好男不種責任田、好女不嫁牛扎坪。

就全區而言,如牛扎坪這樣沿江、沿河的山村比較多,這些村組最大的資源是山地,靠山吃山,怎樣吃法、如何利用?按照全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生態型城市新區的目標和全省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要求,根據宜昌城市發展的總體態勢以及點軍的區位環境、資源條件,區、鄉、村各級進行了大量調查和比較分析,區委、區政府把發展景觀植物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重點,連續5年來,區委1號文件明確提出對景觀植物種植大戶在貼息貸款、土地流轉、技術服務、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獎勵、扶持;全力推進1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宜昌市高農科技公司)、1個景觀苗木專業合作社、10個苗木專業村、100個景觀植物大戶、323省道觀光農業及旅游新區建設。

與此同時,隨著宜昌城區及周邊地區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張,姜少華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商機,這就是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城市園林綠化這一新興產業。2007年3月,姜少華利用牛扎坪村荒山資源,在朋友的加盟和資助下,投資200多萬元搞起了根雕和綠化樹種植,成立了宜昌市點軍區瀕危植物保護及花木苗木產銷協會。

至此,姜少華這一創業能人及其景觀苗木產業化扶貧路子脫穎而出。2007年9月,牽頭成立了大華園林專業合作社,以精品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理念經營苗木,打造精品,拓展市場。2014年5月,在大華園林合作社的基礎上,組織成立南山園林有限公司,按照產業共創、資源共享的思路,帶領農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真正服務新農村、發展新農業、造就新農民。

二、創業能人帶動景觀苗木特色產業發展推動扶貧到戶的做法

1、主動承諾每畝每年純收益不低于5000元,引導農戶調整產業結構。按照點軍區現代都市農業發展規劃,去年全區在全省重點老區鄉鎮聯棚鄉---五文公路沿線大力發展景觀植物產業。姜少華作為示范大戶,牽頭召開群眾會議,積極動員農戶發展景觀植物,在農戶怕賠本、不愿調整的情況下,姜少華注冊成立南山綠化公司,用公司資產承諾:凡和公司簽訂合同,種植景觀苗木的,每畝當年純收益不低于5000元(桔園收入3000元左右)。隨后帶領農戶代表去枝江、長沙等地參觀、考察,免費向農戶提供苗木、技術,農戶只出土地和勞力,并與農戶簽訂苗木回購合同,由姜少華統一負責銷售,有效的解決了農戶缺資金、缺技術、銷售難的問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的積極性,一年來僅聯棚鄉楠木溪村發展景觀種植戶100多個。

2、積極牽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動農民進入產業發展鏈條。幾年來大華園林專業合作社會員從最初8戶發展到目前的300多戶,與區內5個鄉鎮(辦事處)近2000戶農戶簽訂了苗木回購合同,會員突破區域范圍,長陽、枝江、當陽、興山、五峰等縣市都有合作農戶,以點帶片建成生產基地6個,培植綠化苗木面積由最初40畝發展到2000余畝,逐步形成了以合作社為依托,以園林苗木綠化產業為載體,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以基地強勢拉動為龍頭的“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合作社還成立了綠化銷售團隊20多個,建立了專業的銷售隊伍,通過互聯網、參與招投標、上門推銷洽談等多種渠道爭取訂單,實現產銷結合。省級插花貧困村范家湖村葛洲壩工程移民王志喜,原來單純種植蔬菜,在姜少華的示范帶動下調整產業結構,姜少華為他提供苗木、技術并以市場價優先回收,現已發展花卉苗木20多萬株,實現年收入5萬多元。

3、全力開拓園林景觀苗木市場,讓更多的貧困農戶分享產業收益和扶持政策。在大華園林合作社的基礎上,姜少華去年組織成立了南山園林有限公司。為了帶動大家共同富裕起來,他組織本地對根雕、綠化樹感興趣的農戶加入進來,毫無保留地為他們提供技術服務,堅持每年無償舉辦苗木種植實用科學技術培訓,而且借助已有的銷售市場幫助農戶銷售,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聯棚鄉的苗木種植大戶向長平由于缺乏市場信息,20多畝的苗木困在地里無人問津,姜少華得知后,主動為其聯系市場,幫助他解決了銷售難題。幾年來,姜少華先后聯系帶動38家景觀苗木種植戶,無償為他們提供技術、苗木,使他們個個都成苗木種植能手。在今年的“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中,姜少華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黨員,主動要求“幫助一名困難黨員,支持一戶貧困家庭,關心一名貧困學生”,打算通過資金支持、技術引導等方式,使被扶持的群眾擺脫困境,盡快走上富裕的道路。

今年,牛扎坪村作為省級插花貧困村,正在實施整村推進,姜少華的合作社將新增農戶350戶、新建苗木基地165畝。未來兩年,姜少華打算在點軍區建成川東鄂西最大的花卉苗木生產、交易、倉儲中心,將景觀苗木種植面積發展到5000畝以上,并將聯棚河沿線打造成綠色走廊、建成瀕危植物生態園,在產業化扶貧鏈條中帶動更多的農戶。

三、幾點啟示

姜少華作為一個創業能人,在政策扶持和市場機遇中,通過景觀苗木這一產業,引導農戶調整產業結構、組建農民專業服務組織,為貧困農戶融入產業發展鏈條、分享政策資源提供了載體、搭建了平臺。為插花貧困地方,通過能人示范帶動、產業扶貧到戶探索了一條路子。

1、帶動了新產業。景觀植物蓬勃的發展態勢,既美化了區域環境,又為農民找到了一條增收的好渠道。區、鄉、村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按照建設一批苗木專業村、發展一批大戶的思路,加快323省道觀光農業帶建設,推進了景觀植物產業快速發展。區扶貧、農林部門每年組織專家下鄉授課,傳授種植新技術;對典型大戶,予以表彰獎勵。并成立了兩家園林綠化公司,承接各類綠化工程及組織苗木銷售,依托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高農公司,為景觀種植戶培育優質種苗。在系列措施助推下,去年全區景觀植物種植面積達4068畝,創產值3012萬元,省級貧困鄉土城鄉茅家店村人平純收入達到6100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商品綠化苗木基地和專業村。

2、培育了新農民。這些年來姜少華積極組織村民開展根雕、綠化樹種植,積極為鄉鄰傳技授藝,他在自家辦起了活動室,將科技書籍、光盤免費提供給村民學習。同時還舉辦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活動,請來園林專家為村民授課,農民反響強烈,姜少華的家也成了農民尋找致富點子、了解市場信息、解決科技難題的加油站。還有土城鄉茅家店村桂花樹種植大戶楊德金,也是無償傳授技術,免費提供苗木,幫助統一銷售,帶動全村大多數農戶搞起了苗木栽培,村民楊德財原來窮得叮當響,幾年來靠在荒山種樹成為百萬富翁。姜少華、楊德金等一批能人讓荒山披上綠裝、帶動村民致富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先后被區委、區政府評為“農村鄉土拔尖人才”,有的被宜昌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勞動模范,有的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勞務創業之星稱號;更為重要的是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中,鍛煉了一批有市場眼光、有專業技能的新型農民。

3、探索了新模式。作為城郊“燈下黑”的貧困地方,各級扶持資金比較有限,如何讓有限的扶持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帶動更多的貧困人群擺脫貧困?姜少華這一能人帶動模式起到了較好的示范作用。以前,為解決貧困戶的脫貧問題,我們采取發放柑桔、茶葉樹苗等辦法,為部分貧困戶建起了多經園,采取發放生豬、土雞、山羊種苗等辦法,探索扶貧到戶,但大多沒有成功。究其原因,一是沒有適合的產業;二是沒有合適的載體。姜少華帶動的景觀苗木產業,依托轄區廣闊的山林資源,順應目前城市發展的市場需求,符合當前農村勞動力缺乏的現實,在貧困地方能夠落地生根、發展壯大;姜少華創辦的合作社和苗木公司,直接網絡了貧困農戶和農民,農民可以在公司或基地務工,每天除吃飯外,還有60元的現金收入,農戶種植的苗木合作社和公司可以保底收購,農戶收益有保障,這一服務組織和運作形式,農民容易接受。其實近年來各級扶貧部門對姜少華及其合作組織的扶持資金累計不到10萬元,但這些都通過苗木直接補貼到了貧困農戶和基地建設,與合作社每年1000多萬的收入相比,已經微不足道。但通過政府扶持,培育能人,讓能人在產業化扶貧中帶動更多的窮人,這才是姜少華及其合作社的不同尋常之處。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扶貧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影音先锋国产资源 |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亚洲男女在线视频流水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 特级国产午夜理论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