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但仍存在著諸如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扶貧項目實施管理薄弱、脫貧成果難以鞏固等問題。為此,需要我們開展“回頭看”工作,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落實舉措,切實解決好存在的問題。
“回頭看”助力脫貧攻堅問題發現。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指出現階段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式嚴峻,所需脫貧的貧困人口、貧困地區的貧困程度更深、減貧成本更高、脫貧難度更大。嚴峻形勢下,畏難情緒、偷工減料、草率應付等問題日漸凸顯。因此,開展“回頭看”工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十分必要。一方面“回頭看”有助于我們準確把握當前形式,認清大局,找準定位,為后期工作的開展夯實基礎;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們對已開展工作的核查把關形成常態化,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長效機制。
“回頭看”助力脫貧攻堅措施落實。貧困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一塊突出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核心在于“全面”,若不及時補齊貧困這塊“短板”,就易出現“木桶效應”。落實舉措、補齊“短板”,“回頭看”是關鍵一招。在領導督查層面成立“回頭看”“回頭幫”等專項領導組和核查小組,層層落實責任分工,嚴格督查把關項目實施情況;在日常工作層面,需要對照脫貧工作計劃、扶貧政策措施,逐村、逐戶、逐項、逐條進行核實。抓細抓小、落實落細,脫貧工作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到2020年“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目標才能如期實現。
“回頭看”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的扶貧工作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認可。鞏固脫貧成果,有著不可低估的積極作用。切實抓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離不開“回頭望”工作的開展。一方面可以有效進行統籌協調分類管理。抓好貧困村、非貧困村,貧困戶、非貧困戶之間的動態協調發展,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清除“等、要、靠”思想,激發自身造血功能;分類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全面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發展情況,科學評估脫貧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跟蹤監測工作的開展。對已“銷號”村、已脫貧人口實時跟蹤監測,在“回頭望”工作中有意識強化相對脫貧戶、貧困邊緣戶后續幫扶工作,防止“剛越線,又返貧”等現象發生。常態化長效化鞏固脫貧成果,扎實工作基礎,脫貧攻堅才能走得順、走得快。
( 作者單位:中共珙縣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