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分析“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研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1月23日 光明網)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為解決好新時代“三農”問題而提出的重大戰略和重大舉措。可以說,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各種舉措實施鄉村振興,增強農業農村活力。因此,筆者認為,“鄉村振興”關鍵在于“興”。
“鄉村振興”教育要“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所以要大力倡導教育,是因為鄉村發展最終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所以,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夯實鄉村教育的根基,充分發揮教育在鄉村振興中基礎性、關鍵性作用,全面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一是要持續加大鄉村教育投入,強化農村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推動農村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二是要不斷改善鄉村教師教學條件、落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政策,為鄉村教師在工作、生活方面創造更加優良的環境,打造一支“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
“鄉村振興”產業要“興”。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可見,要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要內容。因此,實施鄉村振興,要發展特色產業。如發展與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相連接的旅游業、餐飲業、養老業、健康業等;結合當地實際,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產業園,在實施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領小農戶共享發展成果中發揮帶動作用。
“鄉村振興”人才要“興”。我們都知道,鄉村振興戰略要見實效,需要一批真正懂農業、愛農村的人去落實。人才振興無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因此,實施鄉村振興:一是要吸引外來人才到農村去,如對返鄉務農大學生,政策要支持,社會氛圍要鼓勵,讓他們看到現代農業的美好前景;對種養大戶、合作社骨干,需要整合各類農村培訓就業資源,增加相關政策支持,讓農業人才有尊嚴、有信心地投入“三農”事業;二是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比如出臺引導和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意見、促進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等扶持政策,在行業準入、行政審批、稅費減免、綜合服務等給予支持,走出了一條既讓創業人才大放異彩又讓更多困難群眾共奔小康的新路子。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